海大發現新菌株 會吃塑膠除柴油

海大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何攖寧帶領研究團隊發現具有分解塑膠及去除柴油能力的新細菌株。(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何攖寧開發海廢生物圈監測系統,觀測黑潮海域的塑膠生物圈生態情形,並使用第三代高通量定序及化學代謝體等技術鑑定海洋微生物,近期更帶領研究團隊發現具有分解塑膠及去除柴油能力的新細菌株Oceanimonas pelagia NTOU-MSR1,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至國際期刊,將再進一步探討具體的分解機制與分解效率。

全球每年有高達八百到一千二百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嚴重影響環境生態,且在經過海浪拍打後會釋出許多塑膠微粒,不僅會進入生物食物鏈,也讓海水吸附更多的有機汙染物形成「海洋塑膠生物圈」養出增加疾病傳播風險的微生物;何攖寧助理教授與研究團隊發現的新細菌株是從台灣北部海岸的海洋沉積物中分離出,為一種革蘭氏陰性、需要氧氣且具有運動能力的細菌,並展現出高度的環境適應能力,能夠耐受高鹽度,在廣泛的溫度和pH條件下也具有良好的生長能力。

何攖寧表示,如同大洋單胞菌屬的大多數物種都具有分解芳香族化合物的能力,Oceanimonas pelagia能在一百二十天內分解百分之十到十五的聚乙烯(PE),且NTOU-MSR1及其同屬菌株分泌的新型生物界面活性劑,能夠在兩週內去除高達百分之四十的柴油;此外,從基因體資料還發現可以生產聚羥基丁酸酯(PHB)的生合成基因組,這意味著NTOU-MSR1除了能分解塑膠,還可能生產傳統石油塑膠的環保替代品(生物可降解塑膠),十分具有潛力。

何攖寧說,未來將全面性的研究NTOU-MSR1的環境修復與商業潛力,期望充分利用其獨特的生物化學能力,開發對環境保護和資源再利用的實際應用方式。

即時

美對台軍售測評通過 1700枚拖式2B飛彈年底交貨...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台灣對美軍購一...

不想當兵? 銘傳艦上兵跳海求援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海軍銘傳艦一名...

男欠債遭擄 板橋警火速救回逮5嫌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板橋警分局十四日凌晨0...

詐團搭科技熱假投資廣告騙3人2600萬 林口逮六嫌...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林口警分局近期破...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