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船務代理公會全國聯合會二十三日於台北天成大飯店,召開第12屆第5次理監事會暨第12屆第2次會員大會,由理事長黃啟洋主持,會中包括交通部航港局主任秘書饒智平、關務署通關業務組簡任稽核陳泰明、臺灣港務公司 基隆港務分公司港務長陳世鴻、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理事長翁堯賢、中華民國貨櫃儲運事業協會林炯炘理事長、中華民國引水協會秘書長張金泉、前陽明海運董事長盧峰海等貴賓與會。
航港局主秘饒智平致詞提到,船代業受國外船東委託處理業務,在航運生態圈扮定重要角色,未來航港局啟動動航業法修正,促進航業制度化。基隆港務分公司陳世鴻提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臺灣港群今(113)年第1季打拼出8,938艘次的進港船舶量、1億6,345萬計費噸的貨物裝卸量,以及337萬TEU的貨櫃裝卸量,其中基隆、台中、高雄、花蓮等各港,裝卸量表現均較去年同期成長。因為有業界的長期耕耘與支持,造就臺灣港群業務持續穩定發展。港務公司除致力於貨運本業外,同時積極招商,擴展旅運觀光、離岸風電等面向,未來亦將持續推動各項港口重大建設,並落實企業ESG,朝向多元、智慧、永續港口邁進,為打造優質港口、促進產業蓬勃發展而努力。
黃啟洋理事長致詞指出,航運市場變化莫測,原來預期2024年航商面臨經濟萎縮需求不振,再加上船舶投入過多艙位過剩,這一年壓力排山倒海,預期營運虧損在所難免。2023年所有航商悲觀預言殘酷殺戮弱肉強食不少船公司將被淘汰,所有股市投資專家預測航運市場即將面臨獲利退場走入長時間盤整的黑暗時期。這一年國際局勢動盪,俄烏戰爭未歇,以阿動亂未平,經濟因為太多變數無法期待早日復甦。
黃理事長也提到,隨後紅海危機爆發讓亞歐中東航線陷入緊張,但是之後的發展卻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船舶被迫繞行,空櫃周轉拉長,艙位逐漸吃緊空櫃供給緊縮,造就了亞歐地中海中東市場運價急速反彈。巴拿馬運河航道壅塞遲遲無法解決,缺倉缺櫃情形因此蔓延,美洲市場也跟隨歐洲市場水漲船高,當前景觀彷若疫情期間航運高潮洶湧,一發不可收拾,甚至股市必須將航運3雄中的陽明萬海”關禁閉”好冷卻過度熱情。航運市場就是大海行船,有大風有大浪,但堅定信心勇往前進必能抵達目的。過去風風雨雨,船代業者同樣兢兢業業持續奮鬥。
本屆全聯會參與了所有航運發展相關重要 議題討論包括: 引水人業務管理、引水法修訂、引水費率調整, 航業法修訂及港埠費率調整。所有議題公會不僅站在業者立場據理力爭,同時也為了整體航運發展而全力配合所有最後的決議。
另外在各項攸關航運發展會議中,持續與有關主管機關表達航運發展面臨困境,包含基隆四接工程東移影響基隆港區作業安全、高雄第七貨櫃中心聯外道路網絡必須完善、北部空櫃堆場漸漸緊縮,運轉必將面臨窘迫、 P&I 審核流程更趨嚴格、港代作業時間更加嚴峻,同時也在適當時機傳達了船代生存困難的訊息,盼正視船代業務升級必要性,協助業者永續經營。期盼未來結合兩大方向業務執行科技化數據化,業務範圍擴大,來提升船代工作效率,增加工作項目,讓船務代理業務能隨航運發展持續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