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實小柳營體驗採收草菇

南大附小彩虹斑馬志工隊,到柳營果毅後體驗採草菇。(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柳營報導
 「搶救菇寮大作戰」!柳營果毅後種植草菇的農戶在近卅年前有百餘戶,目前僅剩九戶,看到一棟棟菇寮拆除,引發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師生的關心,十八日前往柳營進行採收草菇體驗,了解菇農在濕熱的菇寮工作,真的不輕鬆,並提出發展草菇產業的行動方案。

南大附小彩虹斑馬志工隊學生親自造訪草菇菇寮,體驗菇農的辛勞。(記者陳佳伶攝)
 柳營區果毅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陳秀娥本身也是菇農,她說,民國六十四年至八十年間,是台灣草菇產業的極盛期,主要做外銷,當時柳營果毅後種植草菇和洋菇有百餘戶,目前柳營只剩下九戶,其中有七戶種植草菇、有兩戶種植草菇和洋菇。
 造成這項產業的漸趨沒落,主要是菇寮工作辛苦,人力短缺問題嚴重,加上中國大陸大面積種植洋菇和草菇,外銷市場被嚴重瓜分,只能轉回內銷市場。
 陳秀娥說,台灣酪農產業可以開放農業外籍移工來幫忙,草菇產業也可以考慮比照辦理。
南大附小老師張景傑說,在網路上發現草菇產業沒落新聞引發關心,在獲得教育部戶外教育專案支持下,去年十月帶領學生到柳營果毅後現勘菇寮,還帶著學生前往台中新社參觀香菇產業發展現況,學生們共同研究昨天提出搶救草菇產業的行動方案。
南大附小彩虹斑馬志工隊提出研發草菇熟食料理、設計吉祥物、研發文青、吃貨地圖,舉辦草菇產業活動等,盼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