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政珍 圖/簡世哲
詮釋要基於有感的閱讀才有意義。
詮釋是基於閱讀中強烈的感受而將其感受再化成語言。
但閱讀一首詩要有感受,要將作品視為一主體,而非客體。讀者不是分析一個沒有感覺的文本,而是聆聽作品中的聲音,和其中的意識融通互動。
閱讀因而不是個人孤獨地面對一個沒有生命的客體。
在閱讀中,讀者時時感受到詩中有某種意識的存在,因此不感到孤獨。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在華爾騰湖(Walden)享受離群索居的日子,不感到孤獨,因為他在閱讀,閱讀自然,閱讀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