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拚連任的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在《時代雜誌》(TIME)專訪中,再度提到美國「不排除動用武力保衛台灣的可能性」。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雖沒有立即澄清他的說法,不過重申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美陸三公報及「對台六大保證」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也會持續做下去。拜登雖老調重彈,卻也在台海掀起不小漣漪。
拜登指出,「美國不尋求台灣獨立,若中共試圖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美國也不會不防衛台灣」,但也說「不排除動用美軍」與在台灣「部署地面部隊或海空力量明顯有別」。這是他第五度提及會以武力保衛台灣,也是首次觸及運用方式。雖說美台並未有協防條約,也非盟國,不過他多次明言不會坐視中共武力脅迫台灣的任何意圖,也算是對穩定台海情勢一定程度的清楚表態。
事實上,面對中共近年對台軍事威脅日益增高,美國內部隨之出現是否應改採戰略清晰策略以嚇阻中共冒進的辯論,以免導致雙方誤判而爆發衝突。值得推敲的是,主張美國應改弦更張、強硬回應中共的人幾乎是川普政府卸任官員或共和黨保守派,現任官員反而顯得相當謹慎,縱使反覆強調不會放任中共在印太地區為所欲為,卻也屢次重申美國數十年「一中政策」的基調不變。無論清晰或模糊,美國反對台海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的立場長年一致,既強烈反對中共以非和平方式脅迫台灣,也不支持台獨主張。
不可否認,美國將台海和平穩定視為其重大關切寫入「台灣關係法」,代表著美國對台灣的安全保證就是不讓台海落入中共的實質管控,才不會導致台灣安全受到中共勢力的嚴重威脅。因此,美國歷任政府軍售台灣是為了提升對共軍的嚇阻力,而非具遠程性能的攻擊武器,其主要用意就是在尋求台海兩岸的戰略平衡:避免北京鋌而走險,也阻止台灣魯莽躁進。
拜登清楚傳達反對台海現狀遭破壞的堅定立場,但也不讓中共或民進黨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最主要目的就是掌握台海情勢的主導權。因此,美國不遠千里來到海峽兩岸進行預防性外交,一方面,與北京高層多次對話,就是要警示中共不要對賴清德上台有過激反應;另一方面,也來台北與民進黨反覆溝通,提醒新總統不得逾越紅線。由此觀之,民進黨急欲遮掩的美方「疑賴論」確實存在,再多的澄清、辯解也無法改變美國對賴清德主政的擔憂。
賴政府在感謝拜登總統之餘,也應將美國對台保證視為國安警訊,切莫以為有美方保護就可高枕無憂。從民進黨依舊抹紅不同立場者為「中共同路人」的低劣手法來看,賴政府還是在炒作蔡英文「抗中保台」老調,更將攸關國安議題的兩岸事務視為惡鬥在野黨的動員工具,絲毫未警覺到台海局勢變化對台灣整體安全的巨大影響,實在有負國人所託。
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有效嚇阻共軍蠢動是我國應走的國防道路,國人皆支持也肯定。然而,鑑於兩岸實力懸殊差距,台灣根本無力也無法承擔與中共之間的軍備競賽。賴清德總統不能自以為有美國的安全保證就可無視於台海面臨的潛在衝突風險,而是應該在捍衛國家主權及安全的同時,尋求降低風險、增進彼此互信的各種可能機會,努力化干戈為玉帛,進而確保戰爭永遠不會在台海之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