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罷免首輪投票前幾天各產業工會到行政院陳情,成員高舉紙碗呼籲行政院不要再對勞工呼喊置若罔聞。(中央社)
儘管大罷免首輪投票民進黨及罷團遭受二十四+一比零的空前挫敗,但綠營仍醞釀在第二輪投票扳回一城,政治極度狂熱勢將持續延燒。但另一方面,世界主要經濟體相繼和美國達成關稅協議,台灣卻還前途未卜;同時,今年二月之後台灣景氣對策信號直線下滑,甚至還看不到谷底在哪裡。就整體發展來看,民進黨政府實應拋開徒增紛擾的大罷免,回歸到務實的民生層面,讓台灣得以全力迎戰越來越強勁的經濟逆風。
民進黨及罷團自去年年初就籌謀大罷免,一年半來從立法院到地方選區,民進黨及罷團更是無差別反對在野黨提出的法案與政策建議,即使是攸關經濟、民生的法案與政策建議也杯葛到底。然而,全球政治、經濟大環境卻沒有停下來等待台灣,就在民進黨發動強烈鬥爭導致台灣內耗與空轉之際,中國大陸、日本、歐盟等主要經濟體,都已和美國川普政府達成不同程度的關稅、經貿協議。甚至,川普還可望訪問中國大陸,試圖進一步降低雙方歧見、增進彼此合作。
回首四月二日川普提出對等關稅至今,民進黨政府雖一再宣示會爭取台灣的最大利益,但外界始終看不到民進黨政府的具體因應對策,勞工團體更猛烈抨擊賴政府和美國是「黑箱談判」。質言之,無論是中國大陸、日本還是歐盟,雖然都爭取到低於四月二日川普所宣布的對等關稅稅率,但新稅率仍高於拜登時期;亦即,美國的所有貿易對手都因川普的關稅新政而蒙受損失。
去年台灣從美國賺進七百四十億美元貨物貿易順差,是美國第六大逆差來源,就此來看,川普應不會對台灣輕輕放下;即使台灣已付出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中油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等等代價,但在談判結果尚未出爐之前,台灣仍應審慎以對。日前中經院評估,如果美國對台灣課徵的對等關稅稅率超過百分之二十五(川普開價為百分之三十二),則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就要貶到三十五元;倘若正如中經院評估,台幣貶到三十五元或可抵銷關稅衝擊,但台灣是否面臨輸入性通膨?民進黨政府可曾就此進行沙盤推演?
經濟學者、中研院院士管中閔也評估,倘若對等關稅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台灣超過半數企業營收將減少一到三成,其中更有百分之二十六恐將損失三成以上。企業受損、甚至活不下去,勞工的飯碗也岌岌可危;還在大罷免廝殺激烈的六月中旬,超過六十個工會組成的「台灣勞工因應關稅衝擊行動聯盟」呼籲政府關切站在關稅海嘯第一排的勞工,大罷免首輪投票前幾天他們又到行政院陳情。賴政府應該苦民所苦,設身處地為勞工著想,千萬別真的成為勞工口中的「右手為資方找對策出路,左手為勞工辦喪葬補助」。
勞工的擔憂絕非杞人憂天,即以今年景氣對策信號觀察,雖然六月還是代表「穩定」的綠燈,但分數已從二月的三十七分滑落到二十九分,主因在於因應美國對等關稅的外銷訂單拉貨潮逐漸消褪。也因此,主計總處估計今年下半年GDP成長率僅剩百分之一,中研院、中經院、台經院、台綜院也都估計關稅衝擊作祟將壓低下半年經濟成長率,大致上認為全年GDP年成長率「保三」、甚至低於百分之三。上半年熱、下半年冷,產業界和勞工更能感受到其間劇烈溫差。
政治乃管理眾人之事,而非專搞鬥爭;管理眾人之事,首推顧好眾人生計,鬥爭做得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