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大罷免大失敗,民進黨難以為所欲為!

 

大罷免首波投票結果出爐,24名國民黨立委罷免皆未通過。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率隊鞠躬感謝選民共同守護台灣民主。(中央社)

台灣民主史上最大規模的罷免案二十六日投票揭曉,二十四位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數被否決。這樣出人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結果,會給台灣未來政局帶來什麼影響?

儘管選前封關民調反對大罷免的民意仍居多數,但個別選區中被民進黨鎖定的立委,確實陷於苦戰;再加上民調八成以上綠營選民表態會去投票,因此外界預料最後可能有三到五人會被罷免。孰料最後被列入「狙擊名單」的人全都通過考驗,甚至被民進黨視為「必罷成功」的立委,也驚險過關。這不僅是對綠營和罷團的迎頭痛擊,也形同對賴清德總統和民進黨投下不信任票。

這樣的結果會有什麼影響?可從以下角度來看。首先,二十四比零的結果徹底粉碎了民進黨企圖藉罷免改變立法院結構的打算,雖然八月二十三日還有七位立委罷免案尚待舉行,但結果也應該不會不同。這就意味著未來行政院的政策、法案、預算在立院都會受到更強力的監督,總統提名的人事案也會被更嚴格的審查;而賴清德領導的民進黨不會輕易妥協,必然還會強烈抗爭。

再者,大罷免投票前夕,立法院才否決七名大法官提名,目前只有八名大法官,未達憲法法庭參與評議十人門檻,短時間內大法官會議無法釋憲,對於在野黨控制下的立法院通過的法案及預算,民進黨當局可以抗衡反制之道僅剩覆議一途;而在立法院結構不變的狀況下,其結果又必然是維持原決議,這將會使民進黨當局無法為所欲為,施政受到限制。

甚至,總統縱然依法可以發布緊急命令,但也要在十日內提交立法院追認,如立法院不同意,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如此一來,民進黨想要以刑法第一百條對付國民黨立委或是恢復戒嚴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民進當局對人民言論自由的箝制也會受到相當程度的制約。

從選舉的角度看,民進黨這次大罷免大失敗,固然主要是藍營選民高度動員,但白營選民和中間選民的支持也是重要關鍵,如此另類「藍白合」的氛圍若能延續,明年九合一選舉中,目前國民黨執政的十五縣市和民眾黨執政的兩個縣市都可以確保,甚至還能從民進黨手中奪回一兩個縣市。這對二0二八年的總統大選自然也有間接影響。關鍵在於藍白如何有效整合?國民黨必須做出必要讓步,展現誠意;而民眾黨也要體認「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現實,不能漫天要價。

從國民黨主席選舉的角度看,這場完勝使得原先逐漸明朗的局面又變得有些朦朧。在將近半年的大罷免過程中,許多人對朱立倫誤頗有微詞,朱立倫本人也公開表示想要交棒,當時盧秀燕似乎是眾望所歸。但大罷免投票後國民黨立委一席未掉,雖然是諸多因素造成,但身為黨主席的朱立倫,絕對功不可沒。若是盧秀燕參選,當然無人能攖其鋒;但她若是不選,朱立倫會不會再起連任之念?在當下浮出抬面的幾人中,又有誰能比得上朱立倫的實力?

毫無疑問,國民黨主席的適任與否,將會牽涉二0二六、二八兩場全國性選舉的成敗,究竟是盧秀燕當仁不讓?還是朱立倫繼續連任?抑或跳出黑馬?顯然將是未來一個月的媒體焦點。

至於兩岸關係,雖然大罷免「抗中保台」牌完全失靈;但未來民進黨「倚美抗中」的路線依舊不會改變,兩岸關係自然也不可能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