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童健檢 早揪肝母細胞瘤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位1歲3個月的孩子到醫院身體檢查時,因怕生哭鬧,但在家長安撫並趁著寶寶短暫安靜的一瞬間,由醫師做腹部觸診,沒想到卻因此而摸到肝腫大,經超音波及後續檢測結果是肝母細胞瘤,透過兒童預防保健及時發現,經住院治療預後良好。

國健署提供7歲以下7次兒童預防保健服務與衛教指導。馬偕醫院資深新生兒科醫師張瑞幸分享,臨床上曾有一名2個月大寶寶,檢查時發現有一個瞳孔在燈源照射下呈現白色,也就是白瞳孔反光,透過兒童預防保健服務醫師發現及協助,立刻轉診到眼科做進一步檢查,結果是先天眼球內部發育異常。

國健署表示,為了孩子的健康,7次兒童健檢不能少。為幫助家長了解及善用兒童預防保健服務補助,家長可翻閱兒童健康手冊,了解7次兒童預防保健補助時程及建議使用年齡,透過醫師診察評估,了解兒童成長與健康狀態,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並及早介入。

同時,為提供兒童預防保健服務醫師診察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中也針對孩子各個成長階段設計家長紀錄事項,能讓醫師利用家長填寫的紀錄資料,更快速掌握及評估兒童健康及發育狀況。

此外,家長可以留意住家附近的醫院診所是否有提供兒童預防保健服務,透過國健署網站兒童健康手冊專區,或上健保署網站,查詢兒童預防保健特約院所。建議家長可預先電話詢問確認醫療院所提供兒童預防保健服務時間,並記得帶上孩子的「健保卡」及「兒童健康手冊」,以供院所提供服務並紀錄健康檢查結果。

國健署表示,除了提供未滿7歲兒童7次兒童預防保健服務,自113年7月1日起新增未滿7歲兒童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每階段可各接受1次政府補助的篩檢服務,亦可配合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執行,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健康及發展狀況,如果發現異常,也能儘早轉介專科醫師做進一步診療,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