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息肉檢出率10年激增近3成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腸息肉檢出率年年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2日公布,10年近9萬筆大腸鏡息肉檢出率激增近3成,平均每10人就有7人有息肉,且更有年輕化趨勢。

8年級生的30歲葉小姐,無腸癌家族史,平時飲食和生活習慣良好,無其它不適症狀,因解便黏糊經家人安排健檢,檢查出腸道有多顆息肉且在直腸處發現1顆4cm的腺瘤型息肉,經確診為大腸癌1期。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公布,統計103年~112年聯安大腸內視鏡受檢者共8萬9022筆資料,發現平均每10人就有7人有息肉,息肉檢出率更由103年的59.07%來到112年75.78%,激增近3成,且有息肉者又有近兩成(18.17%)為易癌化的腺瘤型息肉。

鄭乃源指出,息肉可分為增生型、發炎型及腺瘤型,而其中腺瘤型息肉易有癌變機會,目前研究超過8成大腸癌與腺瘤型息肉相關,透過對腺瘤型息肉統計的觀察,將更有利於腸癌防患於未然。

根據聯安10年巨量資料統計,發現腺瘤型息肉的檢出率在男性為21.43%,女性為14.65%。也就是說,平均每5位男性受檢者中,就有1位檢出易癌化的腺瘤型息肉,男性的檢出率比女性增幅為46.28%。

統計也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腺瘤型腸息肉檢出率隨之增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衛福部110年資料顯示,大腸癌中位數為67歲,而聯安110年篩檢出的腸癌中位數則為44歲,而分析103年至112年10年間大腸癌檢出者有近半數(47%)不到50歲,顯示大腸癌也確有年輕化的趨勢。

再進一步分析10年間有腺瘤型息肉者的生活型態,發現30.3%有抽菸習慣,32.84%喜愛吃重口味料理,51.35%體重過重,64.59%經常飲酒,而脂肪肝患者更高達64.08%。

鄭乃源提醒,要降低易癌化息肉生長風險,要把握健康的飲食習慣、保持運動、補充益生菌、及早及定期健檢等4個腸保健康大原則。

因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鄭乃源建議30歲起,可規劃完成一次完整的大腸鏡檢查,且之後依檢查結果安排每2~3年進行定期檢測。衛福部資料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