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民族路地下道上方的東區壽陸橋,因鐵路地下化因素將遭拆除,文史界人士提報為古蹟,先前審議不列冊追蹤,台南文化行動守護聯盟再度提報壽陸橋為古蹟或歷史、紀念建築,專案小組先行研議後受理並舉辦第二次列冊追蹤審查程序,因該案具公益性和爭議性,送大會討論後,決議列冊追蹤。
聯盟提報理由為推測壽陸橋建成年代,最早為日治時期縱貫鐵路(一九0七年),認為其為其見證台南城市發展橋梁,供縱貫鐵路行駛,現今周邊道路坡度、地形、周邊街道紋理及牆面鵝卵石,均是見證此區域曾為德慶溪河道的證明。
經比對文獻及查證壽陸橋沿革,縱貫線全線完工於一九0八年,與台灣堡圖和現況圖層,可見當時已有鐵路建置,位置與現況相符,而該橋目前仍為鐵路運輸使用,日治時橋體無法承載現行火車輸運,已歷經整修,推估除橋面欄杆可能為原構件外,其餘橋體鋪面、橋基、橋墩等,可能都經過更新、補強。
根據鐵路局高雄工務局資料,目前查無民國八十九年至今維修紀錄,橋的結構則竣工於民國五十八年底,總長三十二公尺,而目前全國具文資身分的鐵道橋梁共八座、歷史建築六座,其構造型式、營建工法、所在位置等,都具建築史、鐵道史及獨特時代意義;經委員討論,決議改為列冊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