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跨域特色實作課程 開放高中生

到南大體驗實作課程的高中生,動手組合迷你太陽能風扇。(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及理工學院的跨域特色實作課程,開放讓高中生提前探索學習,最近就邀請大灣高中、新化高中及成大南工的高中生到南大體驗,讓高中生進一步了解大學基礎實驗課程,啟發他們對未來自主學習的興趣。

南大表示,在活動中,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曹哲嘉與學生共同指導高中生操作微量吸管與光學顯微鏡,觀察纖毛蟲與四膜蟲的型態及吞噬行為,讓學生認識水域生態系的初級消費者特徵。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主任黃文伯則帶領學生製作簡易針插昆蟲標本。此外,南大還提供高中生學習從原物料(矽晶圓)製作、模組結構、儲能到半導體轉換電力的原理,讓學生親自製作迷你太陽能風扇,實地體驗能源轉換的過程。

除了環境與生態相關課程外,理工學院也為高中生安排多元的學習體驗。數位學習科技學系主任蘇俊銘就邀請高中生體驗大四學生開發的AI創新應用。

材料科學系帶領學生操作儀器進行材料分析,讓學生對材料科學有更直觀的認識。應用數學系教授黃彥彰則透過實例,引導學生探索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南大表示,此次活動不僅讓高中生對南大環境與生態學院及理工學院有更深入的認識,也透過這樣的學術交流,讓高中生能夠親身感受大學的學習氛圍,接觸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台南大學將持續推動與區域高中之間的交流,期望藉由多元的學習資源與實作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