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信仰種子 南大營隊走讀府城隍廟

  南大行管系暑期高中營隊到台灣府城隍廟參訪觀摩。(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辦理「管你行不行」暑期高中營隊,帶領高中生走進台灣府城隍廟,在廟方人員的介紹下,深入了解廟宇的文化背景、管理系統與社會功能,認識宗教機構如何結合文化傳承與現代治理,實現傳統與創新的融合。 南大行政管理學系表示,此次帶領學員到台灣府城隍廟參訪,除了讓學生透過導覽,了解城隍爺「威靈公」的職責與冊封制度,也觀賞了廟內重要文物,理解城隍文化如何透過象徵符號強化倫理與秩序觀念。 除了文化層面,此次參訪亦著重於行政管理與數位治理的實務學習,廟方說明中元普度等重要祭典的標準作業流程,從供品採購、人員分工、儀式安排到後續收尾,皆有清楚圖示與流程指引,展現了高度的制度化與效率,同時也觀摩了文物編號系統、神像管理方式與數位修繕登錄系統,親身體會行政管理知識在宗教場域的應用。 在廟宇行銷與公關面向,學生觀察到城隍廟也積極經營社群媒體、舉辦考試祈福與遊戲體驗《陰陽審判局》等活動,希望藉由年輕族群熟悉的方式拉近信仰與民眾的距離,達到文化傳承與現代行銷的雙重目標。

Read More

南應大旅館系獲國科會3補助

  南應大旅館系三項提案通過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補助,展現學生兼備跨領域研究創新能力。(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旅館管理系在一一四年度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中,一舉獲得三項提案計畫補助,總金額達十四點四萬元,展現出學生不僅具備實務技能,更兼備跨領域研究的創新能力。 南應大三項研究計畫中,《國內旅遊持續不振好悲哀(BI)?利用Power-BI工具與因果檢定探討影響國人旅遊選擇背後的因素》,由旅館管理系三年級學生蔡昀臻提出,她結合系上課程所學與AI工具應用,嘗試利用Power-BI視覺化分析,深入探討國人旅遊選擇的關鍵因素,期望為觀光產業提供新的策略思維與參考依據。 《剪刀經濟喀擦喀擦—消費者食物喜新恐新、涉入程度、知覺風險、購買意願與購後行為關聯性之研究》提案,是三年級學生陳俐慈兼具學術研究與活動參與實績,觀察到冷凍調理食品因應單身經濟與雙薪家庭的崛起而成為市場趨勢。此研究聚焦人口統計變數與消費者心理因素,分析其對購買行為的影響,期望喚起業者與消費者對此議題的關注。 還有由康乃馨親善大使團長、三年級學生尤姿旻提出的《「泰勒絲效應」在台灣存在嗎?粉絲涉入程度對知覺價值、忠誠度、消費意願之研究》,探討近年熱門的「泰勒絲效應」是否也能在台灣複製,並分析粉絲涉入程度對地方觀光及經濟的推動效果,兼具娛樂性與學術價值。  

Read More

榮獲全國特優 立人國小體位適中率近7成

  立人國小推動「耀利健康」校本課程,學生實地採訪商家,探索當季食材。(立人國小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立人國小參加今年健康體位績優學校遴選榮獲全國特優。校長王全興表示,學校除了規劃以健康為主題的「耀利健康Go」校本課程,更身體力行,讓健康體位推動制度化、日常化,學生體位適中比率已提升到近七成,心肺適能也持續進步。 校長王全興表示,部分學生健康觀念與運動習慣不足,且課後大多前往安親班,運動時間有限,又加上外食便利,影響體位發展。為落實師生健康促進目標,立人國小近年來積極推動健康體位行動策略,發展系統化、具在地文化特色的健康促進模式。 王全興指出,學校除了定期召開健促委員會、成立體位社群共享資源外,也將健康體位納入校務計畫,透過實施「大跑步獎勵計畫」、與「健康護照」等制度來鼓勵師生運動,全校教職員工也以身作則參與晨跑,營造健康氛圍。 在課程上則導入健康主題的校本課程,其中的「耀利健康」課程,教學場域從教室延伸至社區古蹟,帶領學童認識社區古蹟廟宇的同時也搭配定向運動;「耀麗美學」則是將健康觀念融入藝術創作中,健康也可以很時尚;「耀立永續」是將健康促進結合國際教育、SDGs永續概念,以六年級課程為例,學生實地採訪商家,探索當季食材,計算碳足跡並實際改良台南傳統美食,讓美食可以吃得更健康。 王全興表示,健康體位策略推動以來已看出成果,學生體位適中比率從兩年前的百分之六十四點零七提升到百分之六十八點零五,心肺適能從百分之六十一提升到百分之六十九,顯示已有效建立學生健康行為模式。另,學生在體重控制態度、體重控制自我效能、每日飲水量、正向情緒、樂眠,與樂活等指標也皆有顯著進步。

Read More

新南向學海築夢!跨國實習 南台國企生飛越南32天

  南台與越南姊妹校FPT大學峴港校區國際合作,為學生們安排紮實的職前訓練,拓展國際視野。(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國際企業系在教育部「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補助款及學校配合款支持下,由系主任林靖中帶領四位三年級學生,及一位台南大學同學,前往越南峴港展開為期卅二天的海外職場實習活動,積極拓展國際視野與移動力。 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旨在培育學生深入了解新南向國家文化背景,並落實學用合一、加強職涯輔導的目標,包括南台國企系張佳雯、林郁淳、余慧慈、高宥謙四位三年級學生,及南大王立杰同學共計五人,進行越南跨國職場實習。 此次海外實習在南台越南姊妹校FPT大學協助下,意義非凡。FPT大學創辦於二00六年,直屬越南FPT集團,是越南首家由企業創辦的高級學府,以科技專業培訓聞名,並曾於二0一二年獲QS世界大學排名榜評比為越南首家三星評級大學,其中教學品質和社會責任更獲五星評級,是越南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重點大學之一。FPT大學不僅提供全英語授課環境,也積極與台灣、法國與德國等國際地區合作,致力於國際化人才培育。 南台國企系特別安排五位學生前往當地四星級的Sala Danang Beach Hotel,及五星級的DLG Danang Hotel進行全英語的職場學習。實習內容不僅讓同學深入了解會展產業鏈中的飯店經營實務,培養寶貴的職場實務經驗,更能藉此機會親身體驗異國工作的甘苦、深入了解越南在地文化,進而有效拓展個人國際觀與大幅提升國際移動力,為未來在新南向國家深耕發展奠定基礎。 南台校長黃能富期待同學們滿載而歸,將所學所感回饋學術與產業,成為未來深耕新南向關係的重要橋梁。

Read More

崑大曾暐翔深耕AI影像辨識獲肯定

  崑大資工所畢業的曾暐翔(左),在學期間深耕AI與影像辨識技術研發,參賽作品獲得發明專利及業界肯定。(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資訊工程研究所應屆畢業的曾暐翔,在學期間積極參與各項研討會與競賽,其研發「互動式虛實展示系統及展示方法」作品,除榮獲二0二四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同名發明專利,畢業論文更以深度學習影像辨識研究為主題,展現優異實力與創新能力。 曾暐翔大學就讀崑大資訊傳播學系,在學期間即展現對影像技術與深度機器學習的濃厚興趣。延續對資訊應用的熱忱,進一步參與「產學研工程人才實務能力卓越基地計畫」,深入研究深度學習與影像辨識相關主題,累積豐富的實務經驗與技術能量,並強化問題解決與系統實作能力。 大學期間的經歷激發他對資訊產業的長遠志向,因此選擇再攻讀資工所,碩二時在資傳系助理教授陳淵琮指導下,研發出「互動式虛實展示系統及展示方法」,該作品不僅獲得台灣創新技博會同名發明專利,奠定其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基礎。他也再參加TANET二0二四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發表「智慧AI辨識結合虛實展示系統」,進一步展現其將AI技術結合應用實作的深厚實力。 在資傳陳淵琮與資工林錦財兩位助理教授共同指導下,曾暐翔碩士畢業論文以〈深度學習影像辨識之研究-以布料品質檢驗系統為例〉為題目,將繁瑣的人工檢測流程自動化,提升布料檢驗效率,協助業界降低人力與時間成本,顯示其研究成果具備高度實務應用價值。  

Read More

喜樹附幼大手牽小手彩繪新校舍

喜樹附幼畢業校友帶著學弟妹一起彩繪妝點新校舍。(喜樹國小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喜樹國小附設幼兒園八月一日起將搬進新校舍,為了慶祝新校舍落成,學校特別邀請已經從喜樹附幼畢業的學長姊,帶領附幼的小朋友一起妝點新校舍,利用回收寶特瓶、環保紙椅凳進行彩繪,融入在地黃槿花元素,為新校舍注入童趣與文化傳承。 校長黃懷慧表示,喜樹附幼的新校舍歷經四年多的興建終於落成,八月一日即將搬進新校舍。此次新校舍落成吸引許多喜樹社區人士的關注,感謝在地的漢吉印刷企業贈送附幼許多用紙做成的環保椅凳。 為了讓小朋友有個具美感的學習環境,喜樹附幼特別找了已畢業六年的學長姊回來,帶著小朋友一起彩繪環保椅凳,孩子們發想要以在地象徵黃槿花作為椅凳的象徵,大手牽小手一同作畫,還利用防疫期間的隔板作為畫框,將之前幼兒園教學中經常探索的喜樹文化元素繪畫在隔板上,希望將愛與文化傳承下去。 喜鵲班幼童潘睿謙、張文儀說,很開心跟大哥哥大姊姊一起把黃槿花畫在椅子上,還用瓶蓋在牆上組貼成黃槿花,讓新校舍變得好漂亮。

Read More

最後機會!114學年高中免試入學桃園18校續招 報名詳情這裡看

各校將於8月22日前完成續招,實際作業期程依各校簡章規定。(圖/截自freepik)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馨儀 114學年度免試入學作業日前已完成分發及報到,部分學校仍有名額可供入學,桃園市有18所學校辦理續招,共招收2558個名額,包含公立學校進修部及部分私立學校,請多加把握最後入學機會。 各就學區招生資訊已於今(29)日於公告於「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辦理免試入學續招資訊網」 及桃園「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建議有意報名的學生及家長,可至前述網站參閱招生資訊,擇定有意報名的學校後,到學校網站下載簡章,或致電學校了解各校招生規定及需準備資料。 教育局說明,續招採各校自訂簡章、單獨續招方式辦理,招生對象為尚未經由續招前之各招生管道錄取且報到之學生。學生因特殊因素必須離開原錄取報到學校所在之就學區,經提出證明文件並取得原報到學校書面同意後,始得報名參加,違反規定經續招錄取者,取消其續招錄取資格。特殊因素包括學生因父母、其他法定代理人工作地異動,須搬家遷徙,或特殊境遇家庭。 教育局指出,各校續招報名人數未超過學校續招名額者,全額錄取;超過名額者,其超額比序項目及比序順次,依據「桃連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辦理。各校將於8月22日前完成續招,實際作業期程依各校簡章規定,有關續招報名、報到應備文件及其他未盡事宜,請詳閱各校簡章;如對各校續招事宜有相關疑義,亦可逕洽教務處詢問。

Read More

南投旭光高中及國中小校長交接 教育責任薪火相傳

南投縣旭光高中及二十七所國中小學校長異動,新聘校長在交接典禮中完成宣誓。(記者劉晴文攝)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縣政府二十九日舉行旭光高中及中小學新任校長交接典禮,由副縣長王瑞德主持佈達儀式,此次共有二十八校校長調動,其中,旭光高中校長由原卓蘭高中教務主任毛彬權接任。 王瑞德期勉新調任校長勇於承擔教育責任,建立正向校園文化,攜手家長、教師及社區,一起為學校永續發展與學生全人教育努力。 王瑞德表示,縣長許淑華非常重視教育,上任以來推動多項教育政策,無論是改善硬體設施、落實數位教學、提升師資穩定教學與實踐教育公平,都逐步展現具體成效。建置「班班有大屏」方面,透過智慧教學培養學生的數位素養與創新能力,南投縣是全國第一個達成一師一載具的縣市;另外也舉辦山城數位黑客松競賽,讓學生進行創意發想,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同時引進外籍教師進行課程教學,也編列一千三百萬元出國獎助學金,學生出國交流競賽或教師增能學習都有相關補助,讓雙語人才走向國際。這些政策都有賴校長們齊心推動。期許每位校長都能堅守初心,帶領學校團隊提供學生更優質的教育環境,共同培育具備品格力、競爭力與國際觀的新世代學子。   今年度另有十二位校長退休,王瑞德也頒贈紀念品,向榮退校長表達最誠摯的感謝與敬意,肯定他們多年來在教育現場的無私奉獻與專業貢獻,並期許未來能持續以自身經驗提攜後進,為南投教育留下深遠影響。

Read More

宜大揭牌學士後獸醫學系籌備處 開展東部獸醫教育新篇章

國立宜蘭大學舉辦「二0二五東台灣獸醫人才培力與專業發展論壇」,邀集中央部會、產業界、學術單位及地方實務機關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獸醫教育制度、地方人才需求、公共防疫與產業升級等重要議題。(宜大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國立宜蘭大學二十九日舉辦「二0二五東台灣獸醫人才培力與專業發展論壇」,邀集來自中央部會、產業界、學術單位及地方實務機關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獸醫教育制度、地方人才需求、公共防疫與產業升級等重要議題。此次論壇為宜大推動設立「學士後獸醫學系」的重要里程碑,亦象徵著東台灣獸醫教育體系正式啟動。 校長陳威戎表示,長久以來,臺灣獸醫教育資源主要集中於西部與北部地區,東部地區如宜蘭、花蓮、臺東則面臨人力缺口與專業服務不足。宜大地處北東交界,具備學術基礎與地理優勢,設立學士後獸醫學系,將有助於平衡區域發展,強化防疫量能,並協助在地畜牧與動物產業升級。他強調,這不僅是學校的中長期發展目標,更是對社會責任的實踐。 宜蘭大學生物資源學院學士後獸醫學系籌備處揭牌。(宜大提供) 論壇涵蓋「獸醫教育制度發展與在地需求對接」、「公共防疫與臨床服務的制度連結」、「獸醫師在經濟動物與畜牧產業中扮演的角色」等主題,透過政策面、法規面、產業面與學術面四大面向,邀集中央與地方機關主管、產業代表、獸醫學界學者與臨床實務獸醫師,共同探討東台灣當前面臨的人力缺口與資源問題。 宜大學術副校長謝昌衛表示,宜大學士後獸醫學系的整體規劃主要包含經濟動物、野生動物、屠檢獸醫師、公職獸醫師等四大核心方向,強調實務導向與在地服務,培育能夠投入動物防疫、動物保健、產業技術與公共服務能力的專業人才。

Read More

帶領特教生站在國際競技舞台發光 李添焜榮獲師鐸獎

帶領特教生站在國際競技舞台發光,高雄特教學校輔導主任李添焜榮獲師鐸獎。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高雄特殊教育學校輔導主任李添焜,在特殊教育崗位上深耕超過三十五年,他陪伴無數特教生與家庭走過困境,重拾勇氣;他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帶領他們參與國際特殊賽事,至今已奪下近四十面金牌,為國爭光站上舞台發光,今年獲得教育部頒發最高殊榮師鐸獎,他也是高雄市唯一獲獎的特教老師。 李添焜主任認為教育最大的力量來自陪伴與堅持。他說,特教沒有奇蹟,只有持續不斷的努力與陪伴,更不是自己帶著孩子飛翔,而是孩子教會他如何飛翔;這份信念也讓許多家庭從高雄特教教育看見希望、重拾勇氣。 李添焜曾任導師、生教組長、訓育組長、學務主任與輔導主任等職,尤其熟悉學生個別差異與需求;曾有一位患有自閉症與白化症的學生,長期反覆出現強迫性關窗行為,只要看到別人家門窗沒關,就會自己動手關窗、關門,多年來讓家人深感困擾。 他耐心以行為分析技巧,與不斷轉移注意力策略介入,他日復一日陪伴孩子練習情緒調節,不斷承受與了解孩子情緒內心轉化,終於有一天,家長感動地告訴他,孩子能夠穩定地走出家門,竟然沒有去關別人家的門窗。 另也有學生因尖叫、自傷與情緒暴走讓家庭無力應對,甚至被迫多次搬家。李添焜透過彈性評量、放鬆訓練與長期陪伴,協助學生穩定表現。另對於攻擊師生、拒學與破壞物品的學生,他多次親自陪伴,他會跟著他們一同搭校車回家,了解他們的情形,重新規劃教學空間,導入正向行為支持,逐步翻轉學生的互動能力與生活品質。 除了輔導工作,李添焜自一九九0年起即推動學生參與直排輪訓練,即使是站起來滑行這樣對一般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動作,他認為都有助於對特教生產生榮譽感,甚至責任感,更是跨越障礙的壯舉。同時因應重度肢障學生的需要,他也導入特殊奧林匹克MATP機能活動計畫,設計貼合學生能力的運動課程,讓每位學生都能享受運動的樂趣與成就感。 二00七年開始他多次帶領學生率隊遠征美國、希臘、義大利、德國與上海,參加特殊奧林匹克世界賽,至二0二五年在輪鞋競速、花式滑冰與競速滑冰、地板曲棍球競賽等,為臺灣奪下近四十面金牌,讓來自臺灣的特教生站上國際舞台,跟著他們一同發光發熱,分享奪冠的榮耀,分享感動的淚水。 他說,「限制不是終點,而是創意的起點。」特殊教育的價值在於開啟可能,而非定義限制。在行政工作上,積極推動融合教育與親職成長課程,並將教育延伸至社區。 李添焜也關懷畢業生就業與生活適應,協助考取證照、連結情緒支持資源,讓家長不再孤單,讓學生未來的每一步都有力量支撐。今年獲得教育最高榮譽師鐸獎的殊榮,他說,不是他個人的榮耀,是屬於所有默默付出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