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共圓 校園端中秋特餐

教育局推中秋特餐,讓學子吃得美味、健康又認識文化。 (教育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中秋月圓人團圓,身材可以不要圓!各校營養師團隊特別設計兼具節慶意涵與均衡營養的「中秋特餐」,提醒學生在大啖美食之際,應避免暴飲暴食,吃出健康也能了解文化,讓營養午餐成為一堂美味又有意義的營養教育課。 教育局表示,學校午餐肩負營養教育責任,除結合多元食材,設計營養均衡食譜,也讓學生認識傳統節慶及在地食材。各校營養師以「中秋慶團圓」為主題,精心規劃節慶主題菜單,結合在地食材,如麻豆區盛產的柚子,推出「柚」寓意「佑」,象徵吉祥、護佑之意,透過美味又寓意十足的中秋特餐,讓師生攝取足夠營養,也認識在地、永續、感恩的午餐理念。 餐點設計方面,包括安佃、協進國小與將軍國中選用在地食材,將柚子與烤肉必備的筊白筍巧妙入菜,除增添節慶氣氛,更富含膳食纖維,幫助腸道蠕動、清爽解膩,營養師也提醒,柚子雖營養豐富,仍需適量攝取,以免造成腹脹、消化不良等腸胃不適。 東光及仁德國小將餐食與中秋傳說結合,推出中秋月餅、玉兔包及香甜柚子,讓孩子們宛如參加月亮上派對。佳里國中精心規劃香酥秋刀魚、柚香南瓜鮮蔬及素燒烤等餐點,讓葷食與素食的學生都能共享節慶氛圍。 教育局說,中秋主題餐不只是營養午餐升級,更是將節慶文化與飲食教育緊密結合,透過「吃」來認識「節」,讓孩子們在節慶氛圍中獲得美味、健康與文化的三重收穫。

Read More

食農校際營 學童玩出好味道

酪梨布丁牛奶的製作最受歡迎。(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北區立人國小與中西區進學國小為推廣在地農業與飲食文化,三日合辦「一一四年度台南市學校食農教育整合食農遊學地圖平日校際營」,兩校六十位師生以「一碗鹹粥、一杯酪梨」玩出中秋好味道。 本次課程由立人國小老師黃冠銘擔任主講人,帶領學生從產地到餐桌,實際動手製作台南在地風味美食。 參加立人國小食農教育平日校際營的學生自行動手調理香菇鹹粥。(記者陳俊文攝) 立人國小學生陳昱蒼分享烹煮台式香菇鹹粥的步驟:先煮滾水,再放肉、筍子和香菇,最後加入飯和鹽、胡椒鹽,煮到喜歡的稠度就可以享用。參與的進學國小黃勻蓁小朋友表示,香菇鹹粥做起來過程雖然有一點麻煩,但是非常美味可口。 接著,學生們學習炸菇與酪梨布丁牛奶的製作方法。炸菇的實作,學生們從中學到了實用的烹飪小技巧;而酪梨布丁牛奶的製作最受歡迎,立人國小學生黃丞誼分享美味的秘訣:要先處理好酪梨、牛奶、蜂蜜和布丁,這樣調製出來的酪梨牛奶,風味更佳。

Read More

市長盃木球賽 橋中包辦4強

橋中木球隊市長盃拿下國男組一、二、三、五名,出征全國中正盃比賽,校長謝連陽(右一)頒發加菜金鼓勵學生再創佳績。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大橋國中積極推動木球教育有成,學生團隊參加一一四年台南市長盃中小學木球錦標賽,球技精湛,拿下國中男子組一、二、三、五名。並再出征四日在澎湖縣立田徑場舉行的中正盃及菊島盃木球賽,校長謝連陽頒發加菜金鼓勵學生再創佳績。 台南市長盃中小學木球錦標賽,由台南市政府與台南市體育總會主辦、台南市體育總會木球委員會承辦,大橋國中協辦,分高中男子、女子組、國中男子、女子組、國小男子、女子組,共計六組,全市各級學校選手踴躍參加,木球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坤煌也鼓勵選手們全力以赴,享受比賽,並期許大家在球技切磋中共同提升實力。 橋中木球隊在教練沈世仁指導球技下,於競爭激烈的國中男子組賽事中,表現格外亮眼,包括古騏銘、曾彥誌、許峻棠及魏聖浩四人脫穎而出,分別獲得第一、二、三、五名,展現深厚實力。 橋中校長謝連陽指出,木球不僅是一項體育競技,更是良好的社交活動。學校木球場除供校隊訓練外,在放學或假日時也開放社區民眾使用。目前在學區東橋里長王怡舜支持下,即將成立東橋樂齡木球隊,讓木球更廣泛融入社區活動同時照顧年長者健康。

Read More

六甲國小不鏽鋼食農教室啟用

廣泰金屬捐贈的六甲國小不鏽鋼食農教室啟用。(校方提供) 記者黃文記∕六甲報導 六甲區六甲國小由廣泰金屬有限公司捐贈一座不鏽鋼製食農教室,三日正式啟用。六甲國小校長蘇淑娟表示,這份珍貴的捐贈,不僅展現了廣泰金屬對教育的關懷,更實踐了企業社會責任(CSR)的精神。 啟用儀式由廣泰金屬公司董事長周鼎茂與執行長江貿禎兩位捐贈者親自到場,將這份心意與溫暖獻給六甲國小的孩子們。校方也特別感謝六甲在地青農、前家長會長黃冠銘居中協助,讓這份善舉得以圓滿落實。 活動中,幼兒園小朋友親手將一株株「金瑩小番茄」種下,象徵著希望與成長。孩子們的笑容,與一排排小小的幼苗,共同見證了學校在推動食農教育上的新里程碑。 六甲國小校長蘇淑娟表示,感謝廣泰金屬長期關注教育與環境,透過這座設備完善的不鏽鋼教室,孩子們不僅能學習作物種植,更能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的珍貴過程。這不僅是校園的寶貴資源,更是社區共同的驕傲。

Read More

中興大學攜手亞昕集團 全國首設「土木工程國際專班」

亞昕集團攜手中興大學成立全台唯一提供海外實習的土木國際專班。(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因應全球化浪潮下營建產業的人才需求,並為集團的永續經營佈局,亞昕集團三日宣布攜手國立中興大學,成立全國首創的「土木工程國際專班」。 中興大學與亞昕集團三日舉辦產學合作啟動儀式,興大蔡清標副校長、周濟眾副校長暨國際長、工學院楊明德院長、宋振銘研發長、土木系余志鵬系主任、專班負責人熊彬成教授及多位土木系教授,與亞昕集團姚政岳董事長等人共同參與,雙方共同致力培育土木工程國際人才。 亞昕集團董事長姚政岳表示,亞昕集團長期以來堅持「根本從教育做起」理念,唯有從教育的源頭開始投資,培育具備國際視野、專業技能與文化適應力的優秀人才,企業才能在全球化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亞昕與中興大學的合作,就是要打造一個從教育到就業的完整人才培育生態系統。 配合台灣人口政策需求與台灣產業布局,教育部與國發會推動「國際產業人才教育專班」,延攬國際學生來台就讀並留台就業。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所開設的「土木工程國際專班」,招收九位印度及印尼學生,與亞昕集團合作,成為全國唯一提供碩士學位、且為國立大學級別營建類科系的新型專班。興大副校長蔡清標表示,此項計畫是教育模式的創新實踐,更是對產業轉型需求的積極回應,期望藉由產學攜手,為台灣企業育才攬才。 姚政岳董事長指出,營建業在高科技產業的磁吸效應下,人才流失嚴重,再加上營建市場屬於本土與內需導向,外國籍優秀人才在投入台灣職場前,必須有適當的介面,提供專業、語言甚至環境適應上的訓練,才能無縫接軌台灣職場。新型專班正是一個理想的平台,可系統性地引進並培育國際人才,此次與中興大學合作,期盼共同為營建產業注入新動能。

Read More

高市中山工商僑生做月餅感恩鄧師傅

  鄧師傅餐飲集團頒獎學金給僑生,僑生手作月餅感恩由鄧文裕創辦人(左三)代表接受。(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鄧師傅餐飲事業中秋節前夕頒發獎學金給五位中山工商餐飲科正規班僑生,僑生為感謝鄧師傅扶弱拔尖之恩,由餐飲科老師協助手作月餅禮盒回贈,八種口味都有意涵,例如桂圓鳳梨口味甘甜中帶酸,象徵幸福與希望,祝福鄧師傅全體員工生活豐盛美滿。 李昱平校長指出,「鄧師傅功夫菜」創立已逾四十載,與中山建教合作十六年,共同培育二百多名學子,廠校秉持互助互惠、照顧弱勢與培育人才理念,特設獎學金鼓勵就讀正規班餐飲科的僑生,每年獎助二位,每人三年合計十二萬元。 實習處廖家新副校長偕五位僑生前往鄧師傅功夫菜中正店,由鄧師傅餐飲事業創辦人鄧文裕及鄧至佑執行長親自頒發獎學金。五位僑生為感謝鄧師傅的栽培與協助,利用實習課程請餐飲科簡裕明老師指導,手作八種口味的月餅禮盒,分送給鄧師傅高雄四家店員工,祝福秋節愉快。 廖家新表示,該校簡裕明老師指導團隊製作的蛋黃酥,絲毫不遜彰化名店,八種口味月餅樣樣有特色,例如桃山奶黃細緻溫潤,如家一般的溫柔;芋頭綿密香甜,寓意思念與牽掛;尊爵巧克力濃郁奢華,象徵感謝與尊重;小山園抹茶苦中帶甘,代表歷練與成長。 鄧師傅餐飲事業鄧至佑執行長表示,餐飲業雖是傳統產業,但其特性難以被科技完全取代,技能的累積就如同取得一張張證照,不僅實用,更是終身受用,期勉同學不管未來在哪裡工作,這些技能永遠是自己的,但希望最好選擇留在台灣發展。 鄧文裕創辦人表示,語言能力是跨文化職場的關鍵,鼓勵同學珍惜在台學中文的機會,對未來職涯發展將大有助益。他將致力打造一個「多元、平等、共融」的職場文化,並積極投入公益,捐贈獎學金給高雄在地院校,期望協助更多學生成為具備專業實力與國際視野的餐飲人才。 印尼籍的蘇瑟詩,她外公經營中菜餐廳,從小耳濡目染也喜歡餐飲,姊姊曾就讀中山工商美容科產學攜手專班,在姊姊鼓勵下來台圓夢,目前與就讀餐飲科產攜專班二年級的弟弟一起在中山就讀。 蘇瑟詩說,剛來台時中文不佳,學校精心安排華語學習才讓華語進步很多,感謝鄧師傅前輩的照顧與提攜,學會許多料理,三年已順利考取四張丙級技術證照,未來回國計畫與母親攜手開設烘焙坊或西餐廳。 緬甸籍的耿林究感謝鄧師傅的獎學金挹注。他說,三年十二萬的獎學金,在緬甸已能購置一輛汽車,對學業和生活都有很大幫助,為了感恩始終秉持多問多學的態度,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回報大家對他的照顧。 印尼籍陳晶瀾在鄧師傅時代店實習,初來台灣中文不佳,在店裡負責前台工作,經常遇到講台語的消費者,鬧了不少笑話,幸好同事都很幫忙,化解尷尬。她哥哥、姊姊都就讀資訊、美容科產學攜手僑生專班,盼未來有機會和母親一起在台灣開餐廳。

Read More

惠普資訊董事長現身龍華科大 分享永續發展趨勢助師生開拓國際視野

龍華科大本學期首場「大師講座」於日前登場,特別邀請惠普資訊董事長王靜秀。(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龍華科技大學本學期首場「大師講座」於日前登場,特別邀請惠普資訊董事長王靜秀,以「惠普資訊企業領導變革之歷程及ESG計畫願景」為題發表專題演講。這場活動不僅展現跨國企業的視野,更讓師生深入理解百年企業如何以創新與永續開創新局。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致詞時表示,大師講座自開辦以來,透過副校長柯淑芬引介,持續邀請業界重量級人士與師生交流。王靜秀的到訪,讓同學有機會從全球企業的實際案例中學習,對未來職涯規劃與價值觀養成都深具啟發。 王靜秀指出,全球市值前十名企業在1990至2025年間大幅洗牌,核心原因在於能否「掌握正確方向並持續落實」。她強調,科技與數位浪潮帶動產業更迭,而永續發展已成企業經營的「必答題」。惠普資訊的ESG策略聚焦於三大面向,氣候行動、人權賦權與數位平等。具體行動包括:2025 年前營運碳排放降低65%、2030年產品與包裝循環率達75%,以及長期推動森林復育,以行動守護地球資源。 惠普資訊董事長王靜秀以「惠普資訊企業領導變革之歷程及ESG計畫願景」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圖/龍華科大提供) 在Q&A環節,針對企業如何落實節能減碳,以及校園如何展開ESG行動之提問,王靜秀分享惠普資訊的實踐,包括:優化工作空間以減少能源浪費、推動供應鏈綠色合作,以及降低產品全生命週期的碳足跡。她也鼓勵學校和中小企業,可先從選擇具永續理念的合作夥伴,以及參與植樹或淨灘等活動做起。 在場同學也關心職涯方向。王靜秀強調,找到「喜歡且適合自己性質的工作」最重要。每份工作都需全力以赴,累積專業口碑,並應勇於跨職務挑戰,拓展視野。她分享自己在惠普資訊24年間歷任多種不同職務,豐富經歷成為晉升管理階層的重要養分。關於HP招募新人的條件,王靜秀指出,專業之外,更重視人格特質。樂於學習、心態開放、具合作彈性與抗壓力,至為關鍵。她也提醒在場年輕學子,面試時切勿過早設限,展現可塑性與成長意願更為重要。 講座尾聲,龍華科大致贈由永續發展中心與文創系師生共同設計、以海廢回收塑料製作的文創紀念品,象徵資源循環再生與校園永續精神的延續,也呼應惠普資訊的ESG願景。全場在熱烈掌聲中劃下句點。龍華科大透過與惠普資訊的跨界交流,不僅讓師生深刻理解企業變革與永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更展現校園積極鏈結全球視野、培育具創新與永續力人才的決心。

Read More

崑科大敬師奉茶 外籍生參加

  崑大攜手校友總會規劃教師節親師感恩茶會,匯集師長、校友與本地、外籍學生共聚一堂參與敬茶,展現多元國際氛圍。(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攜手校友總會及各分會、系友會精心規劃「教師節親師感恩茶會」,向全校教師致上最誠摯的敬意,現場匯集師長、校友與學生共聚一堂,更有來自貝里斯、泰國、越南、巴拉圭、美國、印尼等國外籍學生一同參與敬茶,展現崑大多元國際氛圍。 活動安排在時尚藝廊舉行,由在校生代表獻花、校友奉茶。 校長李天祥感謝所有老師長年來的辛勤付出與默默耕耘,才有一屆又一屆優秀的學生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

Read More

台中永安國小奪金獎 烏日國中獲優選能源教育標竿學校

永安國小-太陽能灶教學。(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推薦大安區永安國小及烏日國中參加經濟部能源署一一四年度「國民中小學能源教育標竿學校」選拔,分別榮獲金獎及優選獎。 教育局長蔣偉民說,台中市推動校園綠能建置與能源教育課程,至今已有超過二九一所學校設置太陽光電系統,辦理多元教學活動,節能減碳理念扎根校園,帶動學生及社區行動。永安國小與烏日國中分獲肯定,是市府推動永續教育的重要成果。 教育局指出,座落於「風頭水尾」的大安區永安國小,憑藉多年深耕能源教育,榮獲一一四年度經濟部能源教育標竿學校「金獎」,展現鄉村小校也能成為能源教育領航者。 校長李永烈表示,學校結合一0八新課綱,開發多元能源模組,設施串聯成人力發電腳踏車、太陽能時鐘、風力發電機、太陽能光板及太陽能灶等體驗地圖,搭配鄰近海濱風機,打造海線能源探索園地。 教師團隊研發「逆風前行車」、「太陽能蒸餾器」、「節能小夜燈」及「熱能跑跑跑」等教材;校內兩台500W人力發電腳踏車,教學外還儲能併網,達到教育與節電雙效益;校內廣設太陽能路燈、投射燈與解說看板,降低夜間耗電,居民在日常活動中接觸節能理念。永安國小以簡單、有趣、易操作的設計,推廣節能減碳,為永續校園樹立金牌典範。 教育局提到,校長夏梅娟制定專屬計畫並定期檢視,學校設計能源核心課程,涵蓋再生能源、現況與未來發展,融入各科教學,透過專題研究、園遊會與跨域活動,深化學生對永續的理解;辦理「在地水資源走讀」、「創客列車」、「高美濕地踏查」等課程,讓學生體驗能源與環境的緊密連結。學校攜手在地社區與企業,與烏日啤酒廠簽署合作備忘錄,辦理跳蚤市場、農會活動,推廣「零運輸」、「低耗能」與食農教育。

Read More

產官學攜手邁向淨零 中原大學與75家企業簽署MOU

中原大學與資源循環產業推動協會合作,促成「資源循環與企業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署。(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與國際淨零排放趨勢,中原大學與「資源循環產業推動協會」攜手合作,於一一四年十月二日上午十時在中原大學宗倬章紀念廳舉行「資源循環與企業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多達七十五家碳中和與資源循環相關產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簽署MOU,盛況空前,展現產官學攜手推動永續發展、並肩培育綠領人才的決心。 「資源循環與企業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於中原大學登場,資源循環產業推動協會理事長張祖恩致詞。(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於致詞時表示,大學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承擔社會責任,中原願以研究能量與教育使命,與企業共創雙贏,為社會培養能引領淨零未來的關鍵人才。他表示,本次合作也將為在學的學生及校內研究人員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讓他們能夠參與到實際的研究項目中,為未來的學術或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簽署儀式邀請國家環境研究院院長劉宗勇蒞臨致詞,肯定此舉對國家永續發展的重要貢獻。資源循環產業推動協會理事長張祖恩則指出,協會將持續串聯國內外專業人士與產業力量,推動技術創新與設備改良,促進產業升級,提升整體競爭力與附加價值,進一步推動資源循環經濟發展。 本次活動由中原大學環工系「碳中和與資源循環研究中心」主辦,中心主任張添晉講座教授表示,合作備忘錄之簽署,象徵產學雙方將建立起長期且緊密的合作關係。未來將針對氣候變遷、循環經濟、碳中和暨資源循環等議題展開研發合作,並進行技術諮詢與國內外資源循環產業交流等實質作為,為永續開創新局。 參與簽約的廠商陣容堅強,包括:惠民實業、廣信工程、山林水、式新工程、永源化工、昶昕實業、台灣鋼聯、可寧衛、立順興、春池等多家重量級業者,顯示產業界對於培育綠領人才與推動永續發展的高度重視。許多環工相關企業平日即與中原環工系保持緊密合作,不僅提供學生實習與就業機會,也參與「就業學程」課程與職涯輔導,協助學生與產業無縫接軌,成為綠領即戰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