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羊城文化脈絡 兩岸青年用鏡頭記錄嶺南印象

參與「築夢珠江,展翅飛翔」實習體驗活動的臺灣大學生們於廣州城市規劃展覽中心合影留念。(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綜合報導 為深化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增進臺灣青年對廣州城市發展脈絡與人文底蘊的認識,參加「築夢珠江,展翅飛翔」實習體驗活動的兩岸青年,26日展開一場別具意義的嶺南文化探索之旅,來自台灣的大學生深入走訪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與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透過實地參觀、拍攝紀錄與互動交流,從歷史深度到創新實踐,全方位體驗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脈動與現代風貌。 台灣大學生們在展區內圍站桌旁,專注觀察與觸摸中草藥,透過沉浸式體驗近距離感受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與傳統智慧。(記者張翔翻攝) 活動首站來到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展館以豐富的展示內容,全面呈現廣州自嶺南水鄉演變為國際化現代都市的歷史進程與發展藍圖。參訪過程中,學生們透過沉浸式多媒體互動、立體模型沙盤及數位地圖系統,深入了解城市空間布局的演變、市政建設與生態、科技、文化如何協調共融,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一幀幀畫面與空間場景中生動呈現,激發了青年學子的思辨與關注。 實習生們不僅全程投入記錄,更積極發問,圍繞交通規劃、舊城改造、智慧城市建設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透過親臨其境的參訪比起單看資料或影片更具說服力,未來將以短影音、圖文筆記等創作方式,分享他們所見所感的「廣州印象」,讓更多臺灣青年透過他們的視角認識這座兼具活力與厚度的城市。 隨後,參訪團前往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這座以嶺南文化為主軸,融合現代創意與城市精神的綜合藝術場館,展區涵蓋廣彩、粵繡、潮繡等極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融入當代藝術裝置、新媒體互動創作及跨界設計展演,展現出傳統與現代、歷史與未來之間的對話與融合。 參觀過程中,學生們一邊細細欣賞展品,一邊拍攝素材,不時駐足討論,積極吸收創作靈感。多位實習生表示,廣州不僅是發展迅速的經濟重鎮,更是蘊藏豐厚文化底蘊與藝術能量的城市,對熱愛創作與設計的青年而言,正是靈感綻放的沃土。 臺灣大學生們於廣州城市規劃展覽中心,駐足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展板前,透過拍攝與交流,深入了解區域發展戰略與城市定位。(記者張翔翻攝) 此次「嶺南文化之旅」不僅讓臺灣實習生們從建築規劃到藝術創作、從城市景觀到文化精神皆有所觸動,也進一步激發他們以青年視角觀察、記錄並創作屬於自己的「廣州故事」。主辦單位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實習體驗、主題參訪與跨文化創作等多元交流形式,深化兩岸青年在地互動,為促進人文理解與文化共融搭建更堅實的橋樑。

Read More

新生醫專美容造型科推動國際實習 學子赴澳洲知名髮型設計店拓展視野

新生醫專於7月5日舉辦行前說明會,協助學生安心出發。(圖/新生醫專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筱寧 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美容造型科在教育部「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支持下,今(28)日正式啟程赴澳洲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國際實習。四位表現優秀的學生由兩位專業師長陪同,前往澳洲布里斯本知名男士專屬髮型設計店「STREET BARBER SHOP」進行海外職場歷練,開啟嶄新的專業學習與文化體驗之旅。 新生醫專表示,此次實習不僅讓學生近距離觀察並參與澳洲在地男士理髮產業運作,更將深入學習國際化服務模式與體驗澳洲職場文化,實踐所學、強化技能,提早銜接全球職場趨勢。為確保學生與家長充分了解實習內容與安全事宜,學校已於7月5日舉辦行前說明會,並圓滿完成各項準備工作,讓同學們能安心出國,展開學習旅程。 四位學生由兩位專業師長陪同,前往澳洲實習。(圖/新生醫專提供) 今日清晨,校方特別安排家長與師長陪同送機,場面溫馨感人。老師們殷切叮嚀學生珍惜機會、展現專業,家長們則是難掩驕傲與激動之情,親手將行李交到孩子手中,彼此擁抱合影,鼓勵學生放心追夢、安心學習。在揮手祝福中,四位學生滿懷期待地踏上前往澳洲的旅程,自信踏上國際舞台,象徵著新生美容科學子朝向專業與國際邁進的重要一步。 新生醫專提到,此次海外實習課程規劃完整,學習目標包括瞭解美髮、美容與造型設計產業的國際趨勢;熟悉當地實習單位環境與服務流程;執行實際工作內容,培養專業技能;學習遵守工作倫理與職場規範;養成主動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良好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態度;善用資源,提升達成工作目標的能力。 美容造型科主任翁姿菁指出,該科長期致力於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實務能力,鼓勵學生「走出去、看世界」,透過跨國實習機會拓展專業深度與職場競爭力。這趟澳洲實習不僅是技能的鍛鍊,更是一次豐富的文化交流與自我成長歷程,為未來職涯奠定堅實基礎。 新生醫專補充,該校誠摯邀請對「美業」有興趣的國中畢業生加入新生醫專美容造型科行列!該科擁有完整的美容、美髮專業課程,搭配證照輔導制度,讓學生在校即能取得多張業界認證證照。課程更引進韓國最新技術,如美睫、霧眉等潮流手法,緊貼產業趨勢。另提供「有薪資」實習機會,提早銜接職場,累積實務經驗。畢業後可選擇立即就業、創業,也能無縫升學銜接二技、四技及研究所,為學生打造多元發展之路。「熱愛美的你,歡迎選擇新生醫專,從專業出發,成就自己的美麗事業,讓夢想從『新生』開始。」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認識家鄉 勝利學童探索糖路

  台南市文化協會和勝利國小合作,共推「甜蜜與火焰~東門大街的謎團」教案,一起探索府城糖業發展的文化路徑。(記者林雪娟攝) 今年為台南築城300年,台南市文化協會和勝利國小老師共同開發以東門城和其周邊為主軸教學,推出「甜蜜與火焰~東門大街的謎團」教案,引導學童探索「糖」如何在過去400年,依然深深影響台南人的生活日常並認識糖如何成為重要出口貿易物品,台灣如何以糖,連接世界貿易網路。 台南是台灣最早種甘蔗、製糖、出口糖的城市,蘊藏著豐富糖的歷史與文化,形塑出府城人獨有「糖南」生活面貌。這條東門城內外的「糖路」,讓學生從糖業發展、糖的飲食文化中,來認識「台南甜」的歷史軌跡。 協會和勝利多位師長,包括楊雅貴、陳盈璇、戴敏娟、林婉瑜、楊茵茵、蘇哲瑋及王昭雄繪圖共同開發,規劃一條適合國小三至五年級的戶外教育走讀路線。除勝利外,也分享新南國小這條路線。 文化協會希望這條「糖路」可以成為台南囡仔認識家鄉的走讀課程內容。協會十餘年前成為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府城壯遊點,並加入「青年壯遊點推動戶外教育」計畫,鼓勵長期耕耘地方的青年壯遊點與鄰近學校合作,帶學生走出教室、認識家鄉,深化在地人文情感,為地方產業延續新的生命,並實踐「讓學習走入真實世界」目標。近年來,已有四百多位學童參與。 協會指出,貫穿東門城內外東門大街,也是一條糖路,承載台南府城糖業發展痕跡,從東門城外舊地名太爺廍、廍仔後等,至鄰近勝利國小的蘇家糖廍、彌陀寺碑文、新樓醫院、台南神學院等,帶領學生走過舊時糖廍、糖間所在,東門城內外穿梭,一起探索府城糖業發展的文化路徑。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崑大AR彩繪水族箱 長者開眼界

  崑大樂活學程攜手永康社大舉辦科技體驗活動,學生設計帶領社區長輩進行AR彩繪水族箱體驗,貼近生活。(崑大提供) 崑山科大樂齡生活產業管理學程攜手台南市永康社區大學舉辦科技體驗活動,學生以數位健康教育與互動設計「AR彩繪水族箱」、「互動訓練盤」等,提升社區長輩的健康素養,讓科技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冷知識,而是貼近生活、實用又好玩的生活助力。 活動於永康區烏竹里活動中心進行,結合台南市教育局補助的SDGs永續發展目標計畫,以「智連未來,永續現在—科技驅動的SDGs實踐」為主題,,由永康社大主任暨樂活學程助理教授葉政忠說明AI與智慧科技在健康照護中的應用。 另由專業講師針對AI驅動的遠距醫療、健康監控設備及數位健康在未來發展的趨勢,及這些創新技術如何落實在日常醫療照護中進行分享。以實際案例與生活化語言說明,幫助長輩理解這些高科技不只是醫院裡才有的裝備,而是可以走進家中、成為守護健康的好幫手。 現場也安排學生帶領進行AR彩繪水族箱,長輩們親手拿起色筆在紙上彩繪出一條條獨一無二的小魚,經由掃描與影像轉換,小魚瞬間化身為3D動畫魚,出現在螢幕上虛擬水族箱中悠游自如,栩栩如生的模樣讓阿公、阿嬤們看得目不轉睛。 還有具挑戰性的互動訓練盤,透過燈號隨機閃爍訓練長輩的反應力、注意力與手眼協調,大家摩拳擦掌你來我往,現場充滿活力與競賽趣味。 樂活學程主任趙久惠提到,此次活動不僅推廣科技教育,更實踐「科技落地」、「社區參與」與「跨世代互動」目標。樂活學生除擔任導覽員與互動教學助理,更以溫暖親切態度陪伴長輩學習,邊協助操作邊聊天說笑,讓長輩們在輕鬆氛圍中體驗數位科技帶來的便利與樂趣。 葉政忠表示,科技非年輕人的專利,透過活動看到長輩願意學、敢於嘗試,也在體驗中找到樂趣與成就感。未來永康社大將持續推動更多結合SDGs與在地需求的創新課程,讓科技福祉真正落實在社區每一個角落。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橋中非體育生 全中運奪佳績

  橋中師長用心灌溉非體育班選手,在全中運中奪得8個獎項,永康區長李皇興(中左)肯定團隊表現,前往橋中貼紅榜祝賀。(記者汪惠松攝) 永康區大橋國中114年以非體育班身分,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中寫下驕傲成績,包括田徑、卡巴迪、木球、滑輪溜冰等項,共計抱回3銀、1銅,兩個全國第6名與一個第8名,師生展現不懈努力成果。 大橋國中卡巴迪隊學生奮勇拚搏,在這項發展中的新興運動嶄露頭角,勇奪男、女雙料銀牌,展現絕佳的團隊默契與臨場應變能力。 木球隊的古麒銘表現穩健,奪下國男個人球道賽銀牌,團體也在球道賽及桿數項目中雙雙名列第六。 田徑場上,謝佳峻在400公尺跨欄賽中一路奔馳、奮力跨越,為校添一面銅牌。滑輪溜冰的賴品蘭,在花式個人並排自由型項目中滑出優雅與自信,榮獲全國第8名。永康區長李皇興肯定體育團隊表現,亦前往橋中貼紅榜祝賀。 這些榮耀得來不易。身為一所非體育班學校,沒有更多的體育資源與時間優勢,一群願意早起晚歸,甚至假日都不休息的學生,也有一群願意陪伴、不辭辛勞的教練與老師,充分利用每天上學前、放學後與假日安排訓練,在不影響學業前提下持續進步,也注重培養品德與抗壓力。 這一次的表現,要特別感謝卡巴迪隊老師邱建華、教練鐘一勛與胡瑛珍,木球隊教練沈世仁,以及田徑隊教練許永承。他們不僅是專業教練,更是學生最堅強的依靠。當然,這份成就也來自每一位默默支持的老師、家長會長與家長的信任與支持,讓學生有自由揮灑夢想的空間。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應師生探訪赤嵌商圈工藝

  南應大USR計畫師生團隊走訪台南市赤嵌商圈四百年前商貿繁盛,透過當地歷史街區與工藝聚落探索,描繪刺繡文化再生藍圖。(南應大提供) 台南應大執行教育部USR計畫,辦理「赤嵌商圈工藝聚落發展與復興分享—以刺繡為例」教師專業成長社群活動,師生團隊深入參訪台南市赤嵌商圈四百年前商貿繁盛,透過當地歷史街區與工藝聚落探索,思索刺繡文化於當代設計教育中的延伸與轉化。 南應大USR實踐計畫─「消失的針線—刺繡技藝傳承與記憶延伸」團隊,由計畫主持人范靜媛教授、協同主持人張名吉、張繼榮、王聖文與鄭智惠老師,帶領校內跨院系多位師生實地走訪赤嵌商圈與交流對話。 USR團隊走訪赤嵌區域東至忠義路、西至西門路、宮后街、北至成功路、南至民生路,而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忠義路、永福路交叉口舊稱「十字大街」,亦坐落於此,是匯聚百工技藝的商業中心,至今仍是府城傳產重鎮。 其中在府城光彩繡莊,第二代接班人林婕瑀介紹淵遠流長、能工巧藝的台灣傳統刺繡,USR師生團隊透過深入刺繡與地方工藝現場,描繪文化再生藍圖。 活動串連赤嵌樓附近之宮後街、府城百年木屐、赤嵌璽樓、永樂町鼓茶樓、府城光彩繡莊等地標節點,探訪涵蓋刺繡、製香、木工等多元工藝在地職人空間,觀察商圈如何活化歷史場域?推動文創商品開發? 過程中,教師們不僅從地方實務者─台南市赤崁朋派商圈發展協會專案經理張偉的導覽中,理解社區組織如何推動文化與工藝振興?也進一步對照大學在推動技藝傳承與社會實踐中的角色。 此計畫兼任助理包含時尚系與視傳系數名學生,透過實地感受不僅看見刺繡與木工、製香等技藝間文化關係,也對未來如何在設計中融入地方元素?有了新的啟發與想像。 計畫主持人范靜媛教授表示,設計不該只是紙上構想,應該走入地方、走進人群。團隊藉由刺繡工藝之名走訪赤嵌商圈,是為讓師生親眼見到文化如何在街區中深化與活絡、工藝如何視人而傳、因地而生?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鳳中生奪金天獎一等獎 半年追拍紫金山彗星獲殊榮

  金天獎南區高中職學生天文攝影比賽,鳳山高中學生王追蹤紀錄「紫金山彗星」半年,榮獲專題紀錄類一等獎。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二0二五年金天獎南區高中職學生天文攝影比賽揭曉,其中最受矚目專題記錄類一等獎,由鳳山高中學生王瞳奪得,記錄去年五月出現在天空中的「紫金山彗星」,是他花費半年時間從鳳山高中、中山大學到台中高美濕地,一路追蹤通過太陽的變化過程,也讓人發現這顆彗星的美麗身影,相當難得。 今年金天獎南區高中職學生天文攝影比賽,三大項競賽一等獎成績如下:專題記錄類一等獎,鳳山高中王瞳作品「微光至輝煌:C/2023 A3 紫金山阿特拉斯半年的演化」;追蹤攝影類一等獎,小港高中學黃晉弘作品「M16老鷹星雲」;固定攝影類一等獎,高雄中學林宥穎作品「光之逆旅─彗星的最後一閃」。 全部作品展示時間、地點如下:「第一場次」展出日期:七月十七日至八月十六日,展出地點:高雄市立前鎮高中圖書館;「第二場次」展出日期:九月七日至翌年三月一日,展出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北館太空飛行探索廳。現場展出由學生拍攝浩瀚無垠、充滿驚奇的星空共十三副作品,邀請民眾到場欣賞。 王瞳是以專題記錄類一等獎作品「微光至輝煌:紫金山阿特拉斯半年的演化」奪得殊榮。他歷時半年,從去年5月到11月追蹤「紫金山彗星」通過近日點的變化,不畏天候不佳,從學校鳳山高中到中山大學,甚至遠赴台中高美濕地,只為捕捉最佳畫面,讓大家看見不同時間地點出現的不同光影,以及彗星最著名的「彗尾」觀影變化與長度。 此外,王瞳同時榮獲固定攝影類二等獎作品「吊月計畫」與追蹤攝影類三等獎作品「M101風車星系」;他的創作皆運用智能望遠鏡並自學Siril軟體進行影像疊合處理,過程中更因查詢國外教學資源而提升英語能力,展現高度自主學習精神。

Read More

讓世界看見臺灣設計力!鶯歌工商勇奪國際設計7大獎

鶯歌工商廣設科「坐觀阿里」作品。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從阿里山林業文化到歌仔戲經典劇本,新北市立鶯歌工商廣告設計科學生以在地觀察結合創意實作,一舉拿下2025加拿大應用藝術大獎(Applied Arts Student Awards)與巴黎DNA設計大獎(DNA Paris Design Awards)共計7項國際設計大獎,與全球頂尖設計學院同場較勁脫穎而出,展現新北技職教育的厚實能量與世界競爭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積極推動「做中學、學中創」的教育政策,鼓勵技高學生透過專題實作、文化轉譯參與國際競賽,提升跨域整合與設計思維能力。此次獲獎的兩件作品《坐觀阿里 Alishan Stilly》與《漫話傳藝—秀才告狀》,皆從臺灣文化出發,結合臺灣自然人文、戲曲美學與文創行銷策略,轉化為具備品牌語言的視覺設計,讓世界看見臺灣的文化底蘊與青年創意。 「漫話傳藝」作品。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提到《坐觀阿里》團隊由葉政和、簡竹偵、陳品岑三位同學組成,作品以阿里山國家森林為主題,歷時數月進行田野調查,從林業歷史到視覺策略完整構思,設計主視覺、插畫、出版品與永續商品。作品榮獲加拿大AASA創意廣告、平面設計、插畫設計三類Winner及巴黎DNA設計獎兩項優異獎;團隊成員分享,創作過程困難重重,靠著彼此互相打氣及學姐經驗傳承,才得以堅持到底。希望透過品牌視覺語言,讓觀賞者感受到阿里山的文化節奏與林業歷史。指導老師陳奕伶表示,學生從在地家鄉文化出發,用國際設計語言呈現在地之美,是技職教育紮根文化的最佳成果。 鶯歌工商廣設科師生以「坐觀阿里」主題獲得加拿大應用藝術大獎及巴黎設計獎。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另一件作品《漫話傳藝—秀才告狀》由李佩穎、王楷淇、黃米菲與施芸汧四位同學合作,改編經典歌仔戲劇本,將角色與情節橋段拆解轉化為漫畫形式,並延伸設計環保袋、鑰匙圈等文創商品,成功賦予傳統戲曲嶄新的視覺詮釋。作品同樣勇奪加拿大AASA平面設計類Winner與巴黎DNA設計廣告印刷類Winner;指導老師高錦惠分享,特別感謝中國科技大學陳建勳教授及臺北傳統戲劇團蔡瑜真團長的指導。歷經多次專家視訊指導與退件修改,學生展現極大毅力與韌性,能與世界頂尖設計學院並列得獎,感到無比榮幸。 「漫話傳藝」週邊商品。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鶯歌工商校長顏龍源表示,學生們從田野調查、設計到送件比賽,全程主動投入,甚至壓縮休息與讀書時間,這份努力與成果值得喝采,學校將持續支持學生參賽,讓站上國際舞台。 學生與戲劇團蔡團長(左一)在「漫話傳藝」作品前合影。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強調,新北市持續透過「新北技職品牌行銷計畫」、「國際競賽參賽補助」等方案,系統性培育學生具備設計專業與國際競爭力。鶯歌工商此次與國際級設計學院並列獲獎,證明新北技術型高中學生擁有與世界接軌的競爭力,也讓全世界看見臺灣的設計創新力。

Read More

〈中華學園〉划龍舟比賽

台南市崑山國小一年五班 ◎吳旻諺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