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有成!新北推動深度學習成果發布

錦和高中以公民創意行動進行小組討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因應全球教育變革浪潮,新北市自109年導入深度學習教學法(New Pedagogies for Deep Learning, NPDL),歷經五年推動,今(29)日正式發表「課程轉化.五年有成—新北市推動深度學習(NPDL)成果專輯」,完整呈現10所高中、13套深度學習課程的設計歷程與精彩學習成果,展現教育創新的實踐力。 林口高中導入ai工具引導學生進行歷史探究。(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深度學習的推動不僅是在課程內容的創新,更是要帶動教師教學的改變。教師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促進者,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例如中和高中「美感雙語課程」應用深度學習教學法精緻化課程,善用校園自然地景設計系統化跨域美感課程,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引領有興趣且有成效地持續學習,更榮獲113年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林口高中「GameOn:歷史×Gen. AI×遊戲設計」運用生成式AI輔助學生創建歷史情境,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樹林高中「金錢遊戲(Money Smart)」課程從桌遊歷程中認識金融工具並培養理財素養;金山高中透過「磺火捕魚—人與海洋相處的友善關係」,結合地方文化與生態永續,深化公民意識。 教育局指出,深度學習教學法強調培養學生的六大核心素養(6Cs):品格、公民素養、協作、溝通、創造力與批判思考,充分呼應108課綱精神,也是迎戰未來的關鍵能力。本次成果專輯透過各校教師社群的共同備課與教學實踐合作,開發涵蓋多元學制的各類課程,完整呈現普通高中、完全中學及綜合高中等不同類型學校的推動歷程與課程特色,可作為全市高中課程教學參考的寶貴資源。 石碇高中結合國文課程進行延伸討論與小組報告。(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石碇高中教務主任江昭蓉表示,運用深度學習進行課程設計不僅可以更聚焦,也能更清楚對應到關鍵的素養能力,並看見學生的成長與改變。三民高中廖徽瑜同學分享,深度學習的課堂可以有更多小組討論的時間,彼此交換不一樣的看法,學習到更多元的面向。錦和高中嚴以勛同學回饋老師的深度學習教學法引導學習更貼近生活,在真實的探索與實踐中獲得成就感。 教育局提到,本次的成果發表象徵新北市深度學習實踐的重要里程碑,將持續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為幸福而教」理念,引導每一位學生具備未來競爭力,迎向世界舞臺。相關資訊公告於新北市高中與大學共創學習媒合平臺(https://learningcollaboration.org/),歡迎關心新北市深度學習創新課程實踐的親師生一同參閱。

Read More

黃能富獲李國鼎AI特殊貢獻獎

數位發展部長黃彥南(左)頒發「李國鼎AI特殊貢獻獎」予南台校長黃能富,表彰其在AI領域的卓越貢獻。(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校長黃能富在AI學術研究上成果豐碩,更以前瞻性的眼光將AI技術應用於產業,並致力於培育具備實作能力的AI人才,其對於台灣AI發展的貢獻卓越,榮獲二0二五年「李國鼎AI特殊貢獻獎」,實至名歸。 黃能富在AI教育上的卓越領航,不僅獲得學術界肯定,更深獲企業青睞。《遠見雜誌》於二0二五年二月公布「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南台榮登全國私立科大第一,並在「金融業最愛大學生榜」與「企業最愛實習生」評比中,穩居南部私立科大龍頭。 李國鼎AI特殊貢獻獎,旨在激勵國內AI領域學者與業界專家,對於AI科技研究及實務工作有顯著特殊貢獻者。黃能富獲此殊榮,充分展現其在AI領域的深耕與領航地位,正如今年一月《遠見雜誌》以「AI教育造局者」為題專訪黃能富,其在AI教育上的卓越見解與實踐早已備受肯定。 黃能富曾任清華大學電機資訊學院資工學系特聘教授,學術底蘊深厚,並擁有豐富的產業經驗。在擔任清大電機資訊學院長、資工系主任及教授期間,對資安、物聯網和智慧農業等領域皆有卓越成就。他除創辦磨課師平台,亦展現資工領域的創新教育精神。 花蓮出生成長的黃能富,更將其深厚的AI專業知識應用於家鄉的智慧農業發展,與「阿強西瓜」團隊合作,透過AI技術提升西瓜種植效率與品質,榮獲全國青農創新加值團隊經營競賽亞軍,展現AI技術在實際產業應用上的巨大潛力。 黃能富表示,獲獎榮耀不僅屬於他個人,更歸功於所有在AI領域共同努力的教育夥伴及南台師生的支持。

Read More

嘉藥粧品系就業實習媒合會 規模創新高

嘉藥粧品系與四十二家企業舉行粧品產業聯盟合作簽約儀式。(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化粧品應用與管理系二十八日在校內創客基地舉辦「二0二五就業實習媒合會暨粧品產業聯盟合作簽約儀式」,活動吸引來自台灣、日本、香港及中國大陸上海等地共四十二家指標性企業參與。 此次就業實習媒合會,涵蓋研發製造、醫美藥粧、品牌專櫃、芳療、美甲美睫及婚紗髮型等六大領域,提供超過五百個兼職、實習及正職職缺,是歷年來規模最大、國際能見度最高的一次產學合作盛會。 這次媒合會邀請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到場,包括美商雅詩蘭黛、資生堂、克麗緹娜、NARS、黛寶拉、佐登妮絲、光澤醫美集團、享美診所及日藥本舖等,將依員工的能力不同給予薪資,表現優異者有機會突破月薪十萬元,對即將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或踏入實習的大學生來說,是一場極佳就業媒合活動。 即將於今年暑假展開實習的張姓學生表示,自己對彩妝領域很有興趣,希望透過這次媒合,有機會進入心目中的理想企業—雅詩蘭黛實習並順利轉為正職。她也鼓勵學弟妹積極參與媒合活動,從打工階段即與所學專業有關,累積實務工作經驗並運用所學,藉此獲得更多業界經驗並拓展未來職涯視野。 嘉藥校長張翊峰表示,這次與多家知名企業合作,不僅讓學生能提早體驗職場實務,更重要的是能進入專業場域,累積實戰能力。感謝各大企業夥伴投入資源,提供寶貴的實習與就業機會,這不僅是對嘉藥教育品質的肯定,更是對青年未來的深度投資。

Read More

南應大畢業影展 用影像說故事

南應大多動系畢業班學生將繪本結合動畫,展出《歡慶走尪》作品。(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多媒體動畫系二0二五第七屆無限影展登場。以「Bon Voyage波光漫漫」為主題,象徵畢業生即將啟航,以創意為帆、熱情為舵,航向人生全新階段。作品包括多媒體遊戲等約卅件,歡迎各界參觀感受青年創作者以影像說故事,用創意對話世界的力量。 在高度數位化、遠距與即時通訊日益普及的今天,科技雖拉近了距離,卻也讓真實情感的交流逐漸稀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被訊息取代,「在一起」反而成了一種遙遠的狀態。因此學生們選擇以「聚」作為創作的出發點,透過影像語言、角色互動與情境設計,試圖重新尋找彼此間的溫度,探索群體中的歸屬感、情感的回應與心靈的共鳴。 此屆影展共展出廿七組作品,涵蓋2D、3D動畫、影像藝術、多媒體互動與遊戲設計等多元形式,例如《歡慶走尪》、《KUPA》、《烏鴉雁貨店》、《做16歲》、《星際餐桌》、《說再見的方式》等,內容多元,均是學生四年所學傑作。其中《歡慶走尪》是透過繪本結合動畫呈現,而《走尪》是大約在日治日時期開始出現的扛著神明轎賽跑的比賽,當時第一名的獎勵是獲得媽祖的「黑令旗」。 影展作品從家庭關係、友情變遷、社會觀察到自我對話,每一部作品皆是對「人際關係」這一主題的深刻詮釋,展現出多動系畢業班學生在跨域整合、內容策劃與視覺表現上的豐富能量。影展在南應大設計大樓一樓D102及D105展出,展期至五月二日,歡迎各界參觀,驗收學生學習成果與創作能量。

Read More

雙證照在手 崑大生為長輩備餐

崑大餐飲系四年級學生郭育睿跨域學習,並考取照服員證照,樂活學程老師甘士照致贈書籍獎勵。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餐飲系四年級學生郭育睿,擁有丙級中餐與烘焙證照,更在選修樂齡生活產業學程「照顧服務理論」課程後,在老師鼓勵下跨域學習,並成功考取照服員證照,他也將於五月前往長照機構兼職,結合餐飲專業為長輩提供備餐服務,替自身職涯打造全新出路。 樂活學程課程強調「學用合一」與「跨域整合」,餐飲系郭育睿跨系選修課程「照顧服務理論」,課程提到居服照顧項目中有「備餐服務」,讓他發現這個項目可以展現自己的餐飲專長,因此重新規劃未來職涯,並朝考取照顧服務員證照的目標邁進。 在樂活學程老師甘士照鼓勵與引導下,郭育睿先透過「長期照顧專業人員數位學習平台」完成廿五個免費單元的線上研習,測驗通過後再參加六天的實體實習課程(涵蓋機構與居家服務),順利取得「照顧服務職前訓練證書」,投入成本僅六千元,時間約兩個月內完成。 郭育睿表示,自己本來就擁有中餐丙級證照,想考取照服員證照就是想賺錢,拓寬自己職業的選擇機會,透過甘士照老師的協助,為自己職能加值並帶來工作機會,從料理台走進長照現場,體會到的不只是技能的轉換,而是一種全新的生命連結,他也鼓勵更多同學把握跨域學習機會,為未來創造更多可能。 甘士照得知郭育睿已取得照顧服務人員證照,親自致贈《照顧服務單一級技術士》學術科教科書給郭育睿,勉勵他持續長照產業前進。甘士照提到,樂活學程致力於推動長照與社工跨域融合與實作導向,只要學生有心就願意陪他們走得更遠。

Read More

新豐高中迎百年 創天下歸仁圖

新豐高中老師創作新豐與歸仁共創的天下歸仁圖。(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新豐高中創校近百週年,近年以「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為主軸,結合歸仁產業,從個人、地方到國際,設計新課綱多元豐富的課程。該校王佩姿老師用細筆作畫,描金墨、上色,再現近一個世紀以來,新豐與歸仁共創的天下歸仁圖。 新豐高中於民國十八年創校,最初以農立校,八十五年改制綜合高中,體育班由足球開始發展。該校實踐大樓記載著創校歷史,有校友們一起上羽球課的共同回憶,也是社區民眾美好回憶的電影院、中秋賞月的天文台。 近年新豐以「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的主軸,結合歸仁產業,從個人、地方到國際,設計新課綱多元豐富的課程。該校王佩姿老師近日用細筆作畫,描金墨、上色,呈現近百年來新豐與歸仁共創的天下歸仁圖,令全校師生深感榮耀。 新豐高中校長楊榮仁表示,學校即將邁入一百週年,放眼世界的新世代,近年致力於各項國際友校交流活動,目前計有四國(美國、紐西蘭、菲律賓、越南)十三校簽署合作備忘錄,更和數十所日本、韓國高校有深度視訊及參訪交流。 校方積極爭取計劃補助嘉惠學子,為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接軌國際,鏈結全球。近日與紐奧八校簽署雙聯學制MOU,直升世界百大奧克蘭大學,給學生升學及未來就業更寬闊、優質的選擇。

Read More

運動無界限!新北國王隊引領特教小英雄 挑戰夢想三分球

新北國王V.S新北特校-我是小英雄運動會,讓學生們學習運動平權。(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重視推動特殊教育學生的多元發展,日前新北特殊教育學校與臺北市恩美協會攜手合作舉辦「新北國王隊V.S.新北特校小英雄」籃球體驗活動,由新北國王籃球隊親自指導,帶領特教學生學習傳球、運球與投籃等技巧,展現挑戰自我的勇氣與潛能,實踐《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運動平權的精神。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長期透過「特教班體育巡迴服務計畫」推動適應體育,鼓勵學校與民間資源合作,辦理運動會與體驗活動,讓每位特殊需求學生皆能享有參與運動的權利,培養自信、人際互動與健康體能,促進普特融合,協助學生在體育中培養人際互動、自我肯定與身心健康。本次活動由新北特校與恩美協會主導規劃,與職業運動團隊合作為全市特教發展注入動能,展現新北市打造友善多元教育環境的決心!活動中高二江家宏同學更成功投進三分球,引爆全場熱烈掌聲,相信每位孩子在適當支持下,都能閃耀自信光芒。 新北國王球員指導新北特校學生運球。(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恩美協會慕信福老師指出,「我是小英雄」運動會自2009年開辦以來,已成為特殊教育體育推廣的重要平台,讓特殊生能透過體育突破身心障礙、看見自我價值。協會透過體育活動促進普特融合,尊重差異、也看見相同。期盼讓特殊需求孩子能有機會參與運動,體驗自我突破的成就感。 新北國王隊毛加恩總經理親自指導學生運球。(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活動中投入三分球的江家宏同學分享,很開心在這麼多厲害的球員面前投籃,平時花了很多時間練習籃球、也主動去健身房練習體能,投進的那一刻聽見全場的歡呼,真的超開心!未來也會繼續努力練習籃球。高三郭展翔同學分享自己一直很喜歡新北國王隊,假日也常會去看球賽,可以跟球員一起練球,還和偶像林書豪聊天合照,真的超開心! 新北特校學生興奮地與喜歡的球員合影。(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國王隊經理毛加恩表示,能與特殊學生一起體驗籃球對球員而言是很有意義的事!看到學生們努力嘗試突破自我,正是籃球運動最溫暖、最有力量的一面。國王隊明星球員桑尼表示,能跟特教學生們在球場上互動真的既開心也很感動!看到每個孩子臉上的純真與快樂,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明星球員呂政儒也到場支持,特別勉勵學生們「運動沒有界限,在球場上,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新北國王球員與新北特校學生擊掌打氣,給學生最棒的鼓勵。(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特殊教育學校校洪雅玲校長表示,《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強調運動平權與平等參與的重要性,本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體驗籃球樂趣,更讓孩子們明白自己和所有人一樣,都有參與運動的權利。特別感謝恩美協會及新北國王籃球隊為特教學生創造寶貴經驗,讓孩子們帶來滿滿的成就感與美好回憶,不只學會了籃球技巧,更成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學生開心帶著籃球請球員們簽名互動。(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Read More

全國高中職「木橋載重創新設計競賽」 中山工商奪精準強度冠軍、最大強度亞季軍

中山工商團隊勇奪全國「木橋載重創新設計競賽」精準強度冠軍,最大強度亞、季軍以及五件佳作。(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中山工商三位語文類老師指導學生參加一一四年度全國高中職學生「木橋載重創新設計競賽」,在精準強度和最大強度兩個項目中,勇奪冠亞季軍及佳作。李昱平校長表示,非土木專業老師竟能指導出懂得運用力學結構的同學,尤其同學中有新住民子女、僑生,共同攜手合作創造出輝煌成績,這就是「山中傳奇」。 「木橋載重創新設計競賽」是由正修科大土木與空間資訊系主辦,今年邁入第十九年,共有來自全國二十三所高中職校派出二百三十一隊共八百二十八位選手參賽,競爭激烈。 李昱平校長指出,木橋載重比賽主要考驗學生力學知識及結構觀念,從快樂學習角度出發,結合創意能力及團隊合作訓練,激發設計創造力,再從精準強度和最大強度選出優勝者,能在二百多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師生表現令人激賞。 李昱平說,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三位指導老師都是非科班出身,林俊傑、吳重瑋兩位是英文老師,葉淳瑋則是國文老師,三位為了協助同學圓夢,也為學校爭光,不計個人毀譽蹽落去,不僅實踐現今跨域學習的精神,同時教學相長,拚得好成績,師生共享榮光。 「知識在大腦裡是不分科的,願意思考、觀察、學習,就能創新!」從小就興趣廣泛的林俊傑,他承認過去最沒有興趣的就是英文,最後卻當了英文老師,看到同學對參賽興致勃勃,自己也燃起鬥志,更想藉由比賽建立同學自信心與成就感,未來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參加比賽!」林俊傑坦言曾擔任機械科、機電科導師,多次參與同學比賽,累積獎盃獎項已經數不清,光是第一名就有七次,尤其這次從discovery發想出新工法,再創佳績。 葉淳瑋認為身為導師,最主要就是鼓勵孩子,把學長的故事告訴他們,讓孩子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志氣。她雖是國文老師但響應跨域學習,也陪伴同學考檢定,因此自己也拿到電腦輔助機械製圖丙級、電腦輔助立體製圖丙級、熱處理丙級、滲碳滲氮熱處理乙級、AutoCAD原廠認證、Solidworks原廠認證等。 「堅持到底才是成功唯一的路!」葉淳瑋表示,拿到最大強度第三名的三位同學,隊長是新住民子女,另二位是印尼和泰國僑生,製作木橋每次都全員到齊,也經常帶作品向林俊傑老師諮詢重修正,甚至比賽前一天晚上還在實習工廠趕工,用努力證明自己。 英文老師吳重瑋身為機電科導師,他認為機電專業課程部分與木橋載重原理相關,因而鼓勵同學參賽,他協助察看同學的設計圖繪製、橋身與橋座尺寸規格、角度量測以及重量配置等細節。看到孩子從手足無措、沮喪到逐漸掌握訣竅,建立自信與成就感,令他欣慰也替同學感到驕傲。 精準強度冠軍獲獎學生傅冠勛、王稟閎、陳子盛、鄒程鈞。最大強度亞軍陳鈺妍、蔡汯錡、陳偉志、陳正勛。最大強度季軍吳承諺、林盾、余玉龍。另有五件佳作十四位同學。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市圖傳播科技特展 翻湧時代記憶

復古的「拉門式電視機」讓許多人回味。 (記者林雪娟攝) 詩經竟然跟科技相關!市立圖書館和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人造關係—開箱:傳播科技特展」,以《詩經》千年前優美文句,描繪現今人與人之間的「人造關係」。市圖表示,透過詩句描繪的「關係」語境,思考傳播科技如何參與著我們的生活。 市圖表示,《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描述數千年前人們的生活寫照、關係詮釋。展覽以《詩經》文字內容,引述人與人情感關係狀態,串起各種傳播技術在不同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此次「人造」典藏文物,如放映機、相機、電話等,可觀察到人與人之間資訊傳遞方式的日益更新,跟著詩句描繪的「關係」語境,思考傳播科技如何參與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在「電視」區域,引用《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 莫不靜好」,在一段生命故事裡,最難能可貴的幸福是平凡的陪伴。以前客廳裡的電視機,曾是家庭成員聚集的核心之處,此次展出「有拉門的電視機」,相當復古,是許多人珍貴回憶。 「電報∕電話」區,引用「縱我不往  子寧不嗣音」《詩經‧鄭風‧子衿》,情感關係中,因不安、不確定,常會渴望對方有所回應,期待對方傳訊息。科技的日新月異,從單純的書信通訊,到現在各種型式資訊的傳遞,展出手搖電話、撥盤式電話等,「繞圈圈」的撥電話方式,讓小朋友深感新奇。   撥盤式電話,讓年輕人和小朋友深感新奇。 (記者林雪娟攝) 「電影」區則展出科工館珍貴典藏的文物「碳精棒電影放映機」,許多大人回憶以往在廟埕看電影,煙霧相當大,甚至還有「中場休息」,因為得等放映師,更換物件。 市圖表示,透過傳播科技特展,民眾除彼此交流分享,還能回憶以往,而透過將聲音、印刷、影視、電信四大類別典藏文物移至總館,展出新舊文物,在翻湧許多世代回憶過程中,也閱覽了傳播科技在不同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歡迎不同世代,一起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與感動。展期至6月8日。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大命名足類新物種西沙深水虱

  南大副教授黃銘志(右)針對此次新種命名,特別感謝視覺設計學系侯忠穎副教授(左)與學生團隊支援物種圖像繪製。 (南大提供) 台南大學生物科學系團隊近期確認並正式發表一種來自西沙群島海域的深海等足類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西沙深水虱」。該物種有別於今年1月由新加坡大學在越南發現的「維達深水虱」,經分子分析與形態比對後,證實為未被記錄的新種,研究成果已於今年3月底刊登於國際SCI期刊《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 南大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黃銘志2023年初於基隆正濱漁港購得4隻來自南海的深水虱,初步研判為「詹姆斯深水虱」的幼體。但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其育兒袋中竟含有數顆直徑約1公分的成熟卵,顯示並非幼體。 隨後透過分子生物學方法進行COI基因DNA序列分析,確認其為未曾記錄的新物種。研究亦獲得日本國際螯蝦學會會長川井唯史博士的確認,並共同發表於國際期刊。 西沙深水虱為目前於南海發現體型最小的超巨型深水虱,平均體長約220毫米,遠小於詹姆斯深水虱(323毫米)及維達深水虱(279毫米)。其體型、外肢、口器剛毛等特徵皆具顯著差異,推測可能為介於巨型與超巨型深水虱之間的物種。 黃銘志表示,特別感謝在南海作業的李姓船長協助提供珍貴樣本,亦感謝南大視覺設計學系副教授侯忠穎與學生團隊支援物種圖像繪製,以細緻精準的描繪為新物種留下清楚的形態紀錄,提升研究的完整度與可辨識性。也期盼藉由新種的發表,提升社會大眾對深海生態的關注與保育意識。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