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STEAM挑戰在新北 39校79隊點燃淨零綠能新戰力

  新北市莒光國小參加能源小鐵人競賽進行風力車調整。(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在淨零碳排已是全球共識的時代,新北市再度走在教育前端!教育局二日於板橋第二運動場館舉辦「北北基能源小鐵人暨 KidWind 風力能源競賽」,首度結合國際 KidWind 挑戰,吸引北北基桃及台中市共三十九校七十九隊跨齡同場挑戰。參賽學生從國小到高中職齊聚一堂,於「能源STEAM王」、「能源知識王」及「能源體能王」等關卡中展現創意與團隊合作,打造太陽能車、風力發電機,為校園注入綠能創新力與永續思維。 教育局指出,本次「北北基能源小鐵人 × KidWind」是全台首創的跨域能源挑戰,不僅考驗孩子的科學知識與手作能力,更融合跨域合作、問題解決與創意思維,讓學習不再只是課本內容,而是實際生活的實踐。此次競賽以風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為核心,學生必須親手設計、組裝並反覆驗證,過程中充分體現STEAM教育精神,也展現新世代學子為永續未來努力的多元新「能」力。 參賽學生林以涵分享,第一次與同學並肩設計風力發電機,雖歷經多次測試與調整,但從中學會了分工合作與科學態度的嚴謹,並成功晉級亞洲聯賽,讓她燃起對再生能源的熱情。瑞芳高工指導老師許維中則指出,學生在比賽中發現「課本之外還有更多需要學習的知識」,即使是電機科背景,也必須結合加工、鑽孔等跨域技能,才能真正完成作品。這樣的挑戰不僅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視野,更深化了他們對動手實作與跨域整合的理解。

Read More

新北丹鳳高中勇奪「2025協會盃全國壘球錦標賽」女子組冠軍

  新北丹鳳高中勇奪「二0二五協會盃全國壘球錦標賽」女子組冠軍,市府頒發二十萬元培訓金。(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二0二五協會盃全國壘球錦標賽於九月初在臺中市舉行,新北市丹鳳高中女子壘球隊在眾多強敵環伺下脫穎而出,勇奪高中女子組冠軍殊榮!市府頒發二十萬元培訓金,肯定球隊努力不懈的精神。 體育局表示,丹鳳高中是新北市女子壘球重點發展的代表學校,回顧球隊近年來在全國中小學女子壘球聯賽中一路精進,從默默耕耘到一一0至一一三學年度逐年攀升的成績,今年就在協會盃一舉登頂,寫下歷史新頁。這份榮耀,不僅是全體隊員努力的見證,更是「永不放棄、勇敢追夢」的最佳詮釋,相信丹鳳高中在未來全國舞臺上必能再創佳績,為新北爭光。 本次賽事丹鳳女壘隊展現堅強實力與韌性,預賽四戰全勝勇奪分組第一,並在四強賽與傳統勁旅東山高中激戰至延長賽,以一比0力克對手,豪取五連勝挺進冠軍戰。雖然最終冠軍賽因天候因素與埔里高工並列冠軍,但這座冠軍盃同樣象徵著球隊的拚戰精神與卓越表現。教練江穎姿強調,協會盃是球隊暑期訓練的最佳驗收,更凝聚了全隊向心力,感謝選手們在烈日下的努力與堅持,以及市府、學校團隊與全聯佩樺社會福利基金會的支持,讓基層壘球得以持續茁壯。 高三選手陳瑜安表示,雖然本屆賽事以並列冠軍作結,但收穫的不只是獎盃,更是珍貴的學習與成長。她特別感謝教練、隊友與所有支持者,讓她的高中壘球旅程充滿意義,也將成為她人生中最珍藏的回憶之一。 體育局強調,市府長期推動女子壘球發展,透過運動基訓站與體育重點學校的資源挹注,從基層校園到企業聯賽都能看見成果。丹鳳高中正是承先啟後的重要中介角色,串聯基層培育與高端競技發展,這座冠軍盃將是推動校隊再接再厲的動力,期待丹鳳高中未來持續摘冠,再度將屬於新北的榮耀高高舉起。

Read More

力抗病魔更新得力 中山大學張玉盈教授榮獲「金鷹獎」

  中山大學張玉盈教授勇敢面對人生變故及疾病的挑戰,榮獲衛福部第二十九屆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曾是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唯一女教授、最年輕教授的張玉盈,原是眾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然而,三十歲後的人生卻如十分曲折,歷經長女夭折、婚姻受挫與重大罕見疾病,最終成為輪椅族;她以數年時間與自己和解,走出內心高牆,轉身成為心懷感恩、樂於分享的不倒翁,如今榮獲衛福部第二十九屆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 張玉盈自小懷抱科學夢想,立志要拿諾貝爾獎。國小愛數學、國中喜物理、高中愛化學,堅持選擇自然組,最終考取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系。畢業後赴美俄亥俄州立大學,僅五年便完成碩、博士學位,埋首研究,被指導教授稱讚是「相當多產的論文寫作者」。 二十七歲成為母親後,她返臺進入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任教,當時是全校最年輕副教授。六年後升等正教授,並轉任資工系,成為工學院百名教師中唯一女性。她接連獲得中山大學傑出教學獎、研究績優獎、優良導師獎,以及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優秀青年電機工程師獎、中國工程學會南區優秀青年工程師獎,風光入圍十大傑出女青年。 然而,三十歲後除遭逢家庭劇變,已是單親媽媽的她,被診斷為「修格蘭氏症候群」,不久又確診多發性硬化症,行動逐漸退化、最終仰賴輪椅。她坦言:「拿到第二個重大傷病,還是罕見疾病,我更不知道我還能投入教學多久。」多年來,她成為醫院常客,單次住院最長達三十五天,卻仍選擇重返講臺,持續申請計畫、帶領研究生、發表論文。 「人生的變化太劇烈了!」張玉盈回憶,自己曾將心門緊閉,不願與人交談。四十九歲那年,她決定改變,「不要看輕自己」,從寡言害羞,轉而主動分享,甚至將資工專長投入跨領域研究。她化被動為主動,先後與長庚和慈濟醫師合作,發表高品質的跨領域期刊論文。她也在課堂上以聖誕老人裝扮或趣味道具活絡互動,即使疫情期間遠距教學,她會準備逗學生開心的道具,讓互動少的網路教學更有趣,幾乎無一缺席。 張玉盈說,三十三年的教學歲月,深刻體會月有圓缺,人生有不可預測的起伏,她都堅守崗位,「我知足了!」張玉盈用自身「殘而不廢」的人生故事,鼓勵更多人勇敢面對世界。 校方表示,張教授曾是工學院上百位教師中唯一的女性,肩負教研與養育子女的雙重責任,同時勇敢面對兩項自體免疫疾病的挑戰,依然申請計畫、指導研究生、用心教書、發表期刊,總是笑容滿面地與人打招呼,「金鷹獎的精神,是鼓勵身體不便的人,依然能如鷹展翅飛翔;張玉盈教授,當之無愧。」

Read More

台南女中合作社捐助花蓮 校友齊力相挺業績翻倍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國立台南女子高級中學合作社日前舉辦愛心義賣活動,發揮「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精神,將當日所得全數捐助花蓮災後學子,傳遞暖心關懷。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學生熱情參與,校友也自發響應,紛紛回到校園支持購買,帶動業績暴增兩倍,展現跨世代的凝聚力。 活動舉辦於9月30日,校方事前透過校網與社群平台公告,邀請學生、教職員及校友共同響應。合作社販售的商品以文具、飲品及簡單點心為主,平時營收有限,但在愛心號召下,短短一天內湧入大量人潮,營收比平常日成長兩倍以上。最終所得經統計,全數將透過教育公益管道,捐至花蓮災區學校,協助受災學生購置學習用品與重建需求。 國立台南女子高級中學合作社日前舉辦愛心義賣活動,將當日所得全數捐助花蓮災後學子,傳遞暖心關懷。(圖取自台南女中合作社FB粉專) 台南女中校方指出,活動當天除了在校生踴躍消費,許多畢業多年的校友也透過群組相約返校「掃貨」,甚至有遠在外地的校友特別訂購商品,以行動支持母校善舉。部分校友表示,「女中人」一向重視關懷與責任感,這次能透過合作社表達對災區的愛心,特別有意義。 學生會代表則說,雖然只是小額消費,但當許多人願意一起付出,就能累積成有力的幫助。看到義賣活動成功,大家都覺得很驕傲,希望未來還能持續推動更多公益行動。 台南女中合作社成立多年,一直以來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補給站,同時也扮演著公益角色。校方表示,此次所得全數捐贈,不僅是單純的金錢援助,更是一種精神傳承,讓學生理解「小小力量也能匯聚成大愛」。 目前捐款流程已完成,受助的花蓮學校也回傳感謝函,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購買學習物資,幫助受災學生重建正常的上課環境。台南女中強調,這次活動不僅凝聚了全校,也讓校友與在校學生共同留下深刻回憶,未來將持續推廣「助人為樂」的精神,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

Read More

校園新地標啟航 東海國中多功能學生活動中心動工

東海國中「多功能學生活動中心」動土,總經費一點二億元,將成為台東的校園新地標。(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縣東海國中「多功能學生活動中心」二日舉辦動土典禮,總經費一點二億元,縣長饒慶鈴指出,活動中心兼具運動、集會、表演及社區共享等多元活動功能,預計一一六年二月完工,將成為台東的校園新地標。 台東縣東海國中自五十七年創校以來,一直都沒有大型活動場館,經學校多年以來爭取,終於將擁有一座能容納全校八百五十位師生的多功能學生活動中心大型室內教育活動場館。 動土典禮由饒慶鈴主持,她說,這不僅是一座嶄新的建築、校園建設的起點,更是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全、舒適且富啟發性的學習場域,及社區共享的重要空間,是東海國中師生夢想的實現。 校長卓世宏表示,東海國中過去因缺乏完善場館,學校大型活動多需借用外部場地,如今活動中心終於動工,全校師生無不感到振奮與期待。 東海國中生活動中心將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全、舒適且富啟發性的學習場域,及社區共享的重要空間。(示意圖,記者鄭錦晴翻攝) 教育處指出,東海國中「多功能學生活動中心」場館挑高十二公尺,以「風雲」為設計發想,象徵學生如風般蓬勃向上;設有標準籃球、排球與羽球場,並具備專業舞台及視聽設備,未來可同時承辦運動賽事、集會與藝文展演。 建築規劃順應台東多風氣候,採用自然採光、通風與綠能設計,兼顧安全舒適與永續理念,讓學生們無論晴雨,都能安心練球,展現活力。

Read More

教師節不一樣!北湖國小齊跑「魚米之鄉馬拉松」凝聚師生情誼

近日北湖國小全體師生齊聚一堂,參加「2025新屋魚米之鄉馬拉松」。(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近日桃園市新屋區北湖國小全體師生齊聚一堂,參加「2025新屋魚米之鄉馬拉松」。學校將健康促進與教師節慶祝活動結合,藉由路跑展現教育的活力與師生情誼,讓這一天不僅充滿汗水與笑容,更蘊含著對教師的感恩與對健康生活的實踐。 此次馬拉松賽事榮獲「國際賽道AIMS認證」,是全國矚目的十大特色馬拉松之一。清晨5點,師生們在校內整隊、暖身,隨後移動至新屋農博環境教育園區,在「做自己的光」的口號下熱情起跑。一路上,師生彼此加油打氣,展現尊重、關懷與共好的精神,也體現了教育的核心價值—培養孩子面對挑戰、勇敢超越的品格。 此次馬拉松賽事榮獲「國際賽道AIMS認證」,是全國矚目的十大特色馬拉松之一。(圖/教育局提供) 活動中,老師與學生並肩奔行,用行動詮釋「不怯失敗而跨步前行,只為超越而挑戰自我」的運動精神。透過馬拉松,不僅培養學生養成運動習慣、提升體適能,也在奔跑的過程中,深化了師生情感聯繫,讓教育的力量在跑道上延續。 賽後,師生們憑號碼布領取完賽禮,並帶著滿滿的成就感步行回校,結束這場別具意義的教師節慶祝活動。校長余豪傑表示,「教育不只在課堂,更在生活;跑道上的每一步與腳印,都是孩子學習成長的精神淬鍊基底。」 北湖國小期盼透過此次參與「魚米之鄉馬拉松」,讓孩子體會團隊合作與自我挑戰的精神,進而將健康運動的習慣融入日常,為未來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基礎。

Read More

高科大副校長吳忠信升任校長 接續推動產學發展

高科大副校長吳忠信教授獲推舉現任為新任校長。 (翻攝自高科大官網)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第三任校長遴選委員會於2日召開第3次會議,決議推舉現任副校長吳忠信教授為新任校長,後續將由校方報請教育部核定聘任。 吳忠信教授現任高科大副校長、研究發展處研發長及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特聘教授,並具備豐富的校務行政與學術研究經驗。他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班,學術專長涵蓋高級理化處理、環境觸媒材料製備、廢棄物資材化技術及生物性吸附材製備。 歷任職務包括高科大智慧機電學院代理院長、工學院院長、建工校區綜合業務處處長及化材系系主任,並曾任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化材系系主任與教授、大葉大學環工系教授,以及元培科技大學環衛系助理教授、副教授。國際經歷方面,曾赴美國猶他大學及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訪問學者。 除學術研究與行政歷練外,吳教授亦具備環境工程技師及甲級廢(污)水處理技術員等專業資格。校方期盼在其帶領下,持續推動產學合作、跨領域研究與永續發展,帶領高科大邁向新里程碑。

Read More

在地企業暖心資助「照亮」安坑國小 康昭翔替清寒生致謝

新北安坑國小師生及籃球隊與送暖企業合影。(新北安坑國小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在113學年度教育部體育署國小聯賽男子260(公分)組拿下隊史首冠的新北市安坑國小,近年幕後有貴人默默支持,在地的原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原藤貿易股份有限公司「三年百萬計畫」進入第二年,讓教練康昭翔相當感恩。 原長與原藤都來自新店,與安坑國小車程僅10分鐘,去年透過中華民國國民小學體育總會理事長陳煥修牽線,三年計畫資助超過百萬台幣,今年已是第2年,包含球隊外出比賽費用與清寒學生補助,讓籃球不僅是籃球。 「雖然門牌上是新北市,但安坑的資源確實沒有市區的學校豐富。剛好我們幾間公司都在附近,偶爾還能來打打球,跟小朋友、老師交流一下。」原長代表劉家翰表示:「聽說安坑是全國唯一一支沒有室內籃球場的冠軍國小球隊,希望把這當未來的目標。」 正是因為這樣的交流,劉家翰發現安坑的風雨球場燈光較為昏暗,且原長的主要服務內容正好是照明整合工程,沒花幾天就將設備升級,「這是我們的專業,跟體育組長、教練討論過後就施工了,亮度夠的同時也兼顧節電,希望學校滿意、學生喜歡。」 新北安坑國小籃球隊代表獻上手寫卡片表達感謝。(新北安坑國小提供) 曾是SBL達欣中鋒的康昭翔目前擔任安坑教練,他特地提到球場的照明非常重要,「之前的燈光確實不太夠,我們又是戶外,看不到球會有點危險,很感謝廠商願意協助。」他說。 康昭翔轉眼在基層已經待了5年,也看見許多不同的故事,「很多孩子真的是家境清寒,要買雙好的球鞋都很困難。現代社會已經出現『階級複製』,我們大人必須努力多做一點,提供孩子不一樣的資源,讓他們能脫離原生環境。」 康昭翔笑說,真的很感謝贊助商的支持,「我們外出比賽曾經住過非常『簡樸』的香客大樓,當然很感恩他們讓我們入住,但晚上不僅悶熱,還會出現很大隻的老鼠。現在有他們的奧援,我們會更加努力。」 教練安心,球員也打得開心,目前就讀安坑六年級的童于睿表示:「以前球場燈光像是黃昏的感覺,現在球場真的亮很多,而且不會刺眼,看起來很高級,謝謝他們。」 除了基礎設施,贊助商帶來更多的是對孩子的實質幫助,原藤業務部協理朱一青說:「校方會定期跟我們回饋狀況,偶爾會有學生需要球衣、球鞋,我們也會盡量幫忙,聽到他們比賽的捷報我們也會很開心,幫助他們成長的同時,我們也有被他們鼓勵到。」 朱一青透露,未來的合作可以不僅在學校,「公司不定期會舉辦一些科學相關課程,對國小生來說或許有點早,但可以培養興趣也不錯,就當作是校外教學,歡迎安坑的孩子們來玩。」

Read More

揚名國際 嘉藥水活社勇奪新加坡龍舟賽冠軍

嘉藥水上活動社勇奪新加坡國際龍舟賽冠軍。(嘉藥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水上活動社團在二0二五年新加坡海上帆船龍舟賽表現亮眼,一舉拿下四百公尺公開組冠軍,為嘉藥的國際龍舟榮譽榜再添一面金牌。 新加坡海上帆船賽是當地首屈一指的國際龍舟盛事,這屆賽事匯集了來自台灣、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六十四支隊伍、超過一千八百名選手同場競技。這場賽事也是新加坡自新冠疫情以來,首次重啟的大型國際龍舟比賽,備受矚目。 目前就讀嘉藥職安系四年級的陳郁荃,曾參加過韓國、廈門及哈爾濱等多場國際龍舟比賽,累積豐富經驗,這場新加坡比賽是他大學生涯最後一場國際賽事。他表示,多次跨國交流讓他深刻感受到各國選手皆有獨特的訓練方式,但相同的是,大家都因熱愛水上運動而齊聚一堂。他從完全不會游泳的新手,到加入水活社後,一路學習成長,不僅考取SUP、獨木舟及救生員證照,也多次代表學校出國比賽,賽前早起訓練、隊友間的互助合作與團體生活,讓他大學四年過得充實且難忘。 水上活動社指導老師王暉評表示,社團學生每年固定參加國際龍舟賽,平時也積極走進各大中小學,推廣水上安全知識與自救方法,期望將水上運動的樂趣與安全觀念推廣到社會各個階層。

Read More

事業有成 新營高工校友 返母校謝師恩

新營高工校友陳柏翰(左)返校與師長合影。(新營高工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新營高工校友陳柏翰就讀高中時,對學習缺乏興趣,一度成為教育體制邊緣化的學生,幸好碰到兩位恩師不放棄與鼓勵,才使他逐漸找到方向,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他畢業十五年後事業有成,並長期熱心公益,返校謝師恩當年對他的教誨。 陳柏翰現任芳藝企業有限公司執行長,曾擔任台南市園藝工會理事長。他回憶當年雖然在課業上屢遭挫折,但老師總在聯絡簿寫下勉勵的話,給予他莫大支持。他激動的說「我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因為當時老師願意相信我、拉我一把。」因此,他特別回到母校,感謝兩位對他影響深遠的恩師。 新營高工老師沈俐君見到多年後事業有成、持續回饋社會的學生,難掩喜悅:「看到學生自信閃耀,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路,是教師最大的欣慰。」 當年的英文科老師黃惠如也說「或許當時的柏翰正處於人生的雨季,迷惘又茫然。但他沒有放棄,反而勇敢走出校園,挑戰自我,展現了非凡的韌性。看到他今日努力有成,更讓我堅信教育無他,唯有愛與真心的陪伴。」 校長李秋嫺強調,新營高工長期重視職人精神與人文素養,引導學生將這份精神內化為品德涵養,讓他們能以所學貢獻社會、發光發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