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博館溯水之源 耆老淚訴水道情

曾在台南水道任職或住在附近的地方耆老吳舜柱(左起)、陳順接、吳子中,對水道出版書籍很感動。(記者黃文記攝)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舉辦《溯水之源》新書發表會,作者、地方耆老、民眾與學生齊聚。(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山上報導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攜手蔚藍文化,共同出版博物館專書《溯水之源:台南水道的人、物與歷史》。將於二月廿六日正式上市,二十日搶先發表書籍內容,同時邀請多位耆老分享對水道情感,有耆老忍不住激動落淚,場面感人;長期關注地方的全興資源再生公司總經理李英桐也當場認購一百本,也為新書發表打下一劑強心針。

該書由《溪說台南》作者楊宏裕、文史工作者楚然,以及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陳恒安及學生團隊所著,搭配插畫家鄭培哲的精彩建物畫。期望透過水道的歷史、資深水道職人的使命,以及用水文化的省思,深入肌理,改變大眾用水認知與推廣水資源教育。

文化局代理局長林韋旭表示,台南水道不僅呈現日治時期台灣人民生活日常、日本對台治理策略,也標示台灣邁向現代化的過程,其歷史地位與展示文物有其特殊性。而此特殊性透過成書過程中,專業人士的層層分析與實地田野調查,具體而微地展現。

《溯水之源》不僅解析山上作為水源地的地理環境、追溯台南水道的建造歷史,更透過水道職人、穿梭在水道間的人物之眼,展陳台南水道深入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期待透過專書出版,水道博物館能持續進入大眾視野,成為水文化教育的倡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