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研發的「五G開放式架構NTN基站系統」攜手中華電信參加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 二0二五),於MWC 臺灣館大展高軌衛星通訊,同時也展示「五G/六G先期專網智慧解決方案」,讓基地台不僅能降低功耗、提升效能、人體姿態辨識,還有GAI虛擬助理功能。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丁邦安表示,工研院成功研發符合具衛星追蹤技術之非地面網路(NTN)基地台,遵循制定技術規範,於Ku頻段支援高延遲通訊、動態編碼策略控制等核心技術,讓NTN基地台可以克服高軌衛星通訊高傳輸延遲與高度變動通訊環境的挑戰,順利整合中華電信商用高軌衛星,完成端到端視訊通話驗證,可強化電信產業於高低軌衛星整合的多元應用,也加速促成NTN多軌融合應用情境融入生活。
中華電信網路技術分公司賈仲雍總經理表示,未來將與政府、企業及衛星研究機構緊密合作,整合多軌群星網路服務資源,攜手推動臺灣衛星產業的升級與全球化發展。
此外,工研院五G/六G先期專網智慧解決方案,從專網的佈建規劃到佈署、優化和維運,展示技術成果。此解決方案有三大亮點,第一為智慧布建,結合六G新型網元智慧反射板的規劃與訊號模擬,提升通訊品質、降低能耗。第二是人體姿態辨識,結合六G感知技術,使網路成為感知器,可判斷使用者位置與行為,動態調整RIS的反射角,進而提升網路的訊號品質。第三則是GAI虛擬助理,人工智慧的對話系統,讓任何沒有網管背景的工程師,能高效掌握網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