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攝)
台南生活美學館和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舉辦「工藝遶境」展覽,帶領民眾認識工藝大師們的創作,另邀請新世代工藝創作者以當代設計語彙詮釋傳統工藝,展現工藝技法和現代美學交融,探索創新工藝的無限可能。
在人文與美學底蘊薰陶下,台南工藝獨具風格,從廟宇和傳統建築發展,包括粧佛、神明帽、神明衣,到華麗的彩繪、刺繡、剪粘、大小木作及鑿花等,展現藝師們精湛手藝。此次展出多位國家工藝成就獎及人間國寶得主作品,包括蘇世雄、陳啟村、葉經義、林洸沂及粧佛工藝林貞鐃等大師作品,完整呈現台灣傳統工藝的技藝與脈絡。如工藝大師顏水龍作品《彩繪盤》;廖慶章的《鬼將》,是其「百鬼系列」,特別的是將死亡加以具體化;人間國寶陳啟村展出《力士》,原是神尊踏在腳下的小鬼,將小鬼造型提升為力士並發展出版畫、金屬材質作品。

(記者林雪娟攝)
林洸沂的《文殊菩薩》交趾陶,是工藝中心典藏作品;蘇世雄的《雕釉黃庭菊花紋瓶》多色層的雕釉為其獨創;蔡德太以檜木雕琢的《天上聖母》,運用剔底雕和深浮鯛,強調立體感;林貞鐃的《齊天大聖》則是首度展示;王永源的《八角香爐》,器型穩重、彎度優美;國家工藝獎得主陳三火的《獬豸》等。除老將外,新世代的蘇小夢推出精工作品、劉進文運用茄苳入石柳技法等。

(記者林雪娟攝)
展覽另外還創新的推出「工藝占卜」等科技運用。在設計部分,也從源頭設計,以零廢棄思考,將咖啡豆袋、彰化社頭織襪廢棄物等,加以巧妙轉化,賦予新生命。在展場一端,搭配顏水龍的三層竹架家具手繪圖,由新生代設計師許正加以製作,將大師手稿實體化,盡現民眾眼前。展期至3月23日於台南生活美學館。
(記者林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