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繼乏人 永康北管陽春社覓新血

永康陽春社的社員女多於男,正尋找有緣人加入。(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永康報導

擁有近九十年歷史的永康北管陽春社,傳承一波多折,三十多年前幸有永康區農會以吾愛吾村文化傳承加以力挺,如今社員十五人,但年紀都已老大,後繼乏人,班長黃吉祥希望能覓得北管有緣人加入。

北管是台灣民間廣為流傳的音樂戲曲,也是常民生活中重要音樂,早年各聚落組織曲館或武館,會讓子弟學習曲藝或武藝,而能學習者多為有閒有錢的富家子弟。昔日永康富豪之子楊南海和首任官派鄉長陳埔,有感於子弟無正當娛樂,遂成立陽春社北管,當時是永康龍潭地區最具代表的子弟團。

黃吉祥表示,北管老輩漸凋零,所幸至七十二年開天宮資助下才又開館,但廟會結束後就謝館不再練習,接著又面臨習藝者少,所幸八十二年永康農會金援,期傳承北管文化,這才讓陽春社得以延續至今。

如今,每逢廟會和慶典,陽春社就會前往演出,所獲得紅包就做為基金。不過,如今社員年紀都已老大,不喜遠行演出,多在在土也演出,且面臨後繼無人。

黃吉祥指出,原本還成立國樂團,期透過國樂團來找尋北管文場子弟,但還是沒辦法覓得北管子弟;北管原以男管員為主,數十年前開放招收女管員,如今以女管員占多數,大家都為保存北管而努力。

北管陽春社數十年來由永康區農會支持,為了感謝農會力挺,北管將於永康農民節活動中演奏,揭開農民節序幕,邀請各界前來觀賞,並歡迎有興趣的人加入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