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廣角鏡 〉美國經濟衰退,台灣難置身事外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提及,美國經濟有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全球主要股市聞聲重挫。(路透,資料照)

李沃牆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提及,美國經濟有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全球主要股市聞聲重挫,反應投資者的擔憂。不可否認,美國是當今全球最大經濟體,消費及進口市場規模居全球第一,其需求變動將對國際貿易及經濟產生巨大影響。

坦然言,美國面臨衰退風險,川普的一連串關稅政策難辭其咎。首先,川普對中國大陸、墨西哥、加拿大等主要貿易夥伴加徵關稅,未來對等關稅將全面實施,直接提高進口商品價格,尤其是涉及進口美國比重較高的產品。其次,關稅迫使企業調整供應鏈,轉向其他國家或美國本土生產。

然而,這些替代方案通常成本更高,短期內可能導致商品價格進一步上漲,進而影響物價水準。再者,企業會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造成物價普遍上漲,使整體通膨壓力加劇。尤其是食品、日用品、家電等依賴進口的商品最為顯著。

此外,若美國出口企業遭遇報復性關稅,導致部份企業縮減投資與就業,將削強弱經濟成長。總體而言,關稅政策將提升美國國內通膨風險,可能促使聯準會(Fed)維持高利率,進一步影響金融市場與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形成壓力,甚至演變成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危機。

摩根大通指出,全球經濟版圖正在重塑,然川普發動的貿易戰,如對USMCA(美墨加協定)實施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美國GDP增速可能會降至百分之一左右。不僅拖累歐元區經濟增長,並導致美國和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期研究指出,美國大幅加徵關稅,會在二0三0年之前導致全球經濟衰退,這將讓全球三分之一勞工因此失業,包括德國和美國等重要工業國的生產會因此銳減一半。

尤其,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已經點燃全面貿易戰。不要忘了,「歷史總是高度相似」。許多人擔憂,倘情勢持續惡化,一九三0年代因貿易保護主義引發的「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恐怕會重演。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因全球供應鏈重組、去中化潮流、AI浪潮興起,美國成為台灣僅次於大陸的第二大出口國。根據台灣財政部統計,去(二0二四)年對陸港出口占比百分之三十一點七,仍然是第一大市場,但為二十三年新低;然而對美出口占比達百分之二十三點四,出口金額為一一一三點七億美元,對美出超為六四八點八億美元,出口值、出超規模雙創二十四年新高。主要出口產品包括半導體、電子零組件、機械設備等。

觀察近期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泰半不如預期,從零售銷售、CPI,到消費者信心、通膨預期等,皆顯示出經濟走疲及通膨停滯的跡象。一旦美經濟明顯衰退,勢將對台灣的出口產業造成壓力。尤有進者,台灣半導體產業與美國科技業關係密切,美國企業如蘋果、輝達、超微等都是台灣半導體產品的重要客戶。若美國企業削減支出或投資放緩,將不利於台灣科技產業的接單與營收獲利表現。

綜合而言,美國經濟若陷入衰退,將對全球消費、投資、貿易、金融市場與貨幣政策產生深遠影響,台灣作為高度依賴出口的小型開放經濟體,亦將面臨不小的挑戰。因此,政府與企業需密切關注川普關稅政措施對美國經濟及全球發展,以及對台灣的影響,靈活調整經濟與產業政策,降低潛在風險並維持競爭力。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