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防疫不可輕忽!南市衛生局籲留意腸病毒

清明期間腸病毒傳播風險也跟著提升,南市衛生局呼籲產婦、嬰幼兒家長留意預防腸病毒感染風險。(南市府衛生局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清明連假許多民眾將返鄉掃墓、與親友團聚,然而南北移動人群聚集,腸病毒傳播風險也跟著提升,南市府衛生局也特別提醒提醒孕產婦、嬰幼兒家長,伊科病毒為引發新生兒重症及死亡的主要腸病毒類型,請務必落實勤洗手、環境消毒,並留意腸病毒重症前兆,保障孩童健康。

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四月二日,我國今年累計四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三例死亡!四例分別感染伊科病毒十一型三例及克沙奇B五型一例,其中兩例為出生未滿一個月新生兒,均為伊科病毒感染。伊科病毒感染新生兒後,可能導致發燒、活力不佳、食慾降低、心肌炎、肝炎、腦炎、血小板下降、多發性器官衰竭,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南市衛生局長李翠鳳表示,南市今年雖無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但孕婦與嬰幼兒家長仍應提高警覺,清明連假期間也需落實防疫、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其中預防首重手部清潔,「看病前後、吃東西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抱寶寶前」五時機均需以肥皂或洗手乳確實洗手,勿以酒精取代濕洗手。

嬰兒床、奶瓶、玩具、門把等經常接觸的物品應落實清潔與消毒,減少病毒殘留,建議可使用稀釋漂白水定期清潔環境。若家中親屬發燒、咳嗽、流鼻涕等症狀,應戴口罩並避免與新生兒接觸,若孕婦在產前兩週內或生產後有相關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另也呼籲孕產婦及新生兒應避免前往擁擠場所,降低感染風險。

市長黃偉哲強調,成人感染腸病毒症狀通常比較輕微,但仍可能傳染新生兒或幼童,清明連假期間也呼籲家長與照顧者務必提高警覺,避免將病毒帶回家中,共同守護嬰幼兒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