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春天!高蹺鴴求偶高峰期

高蹺鴴在棄養魚塭土堤築巢。(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高蹺鴴通常在四、五月間求偶配對,六至八月為繁殖高峰期,部分個體較為早熟,三月下旬就在棄養魚塭土堤築巢。

高蹺鴴又稱長腳鷸、丈高鷸、黑翅長腳鷸,黑白分明的羽色和修長鮮紅腿趾,簡直是造物者的一項佳作,一雙長長朱紅色長腿在淺水區輕盈漫步,猶如仙女在清澈的水面曼舞。

三至五月是台南地區留鳥繁殖期,保安林地增添了不少新生命,毛絨絨的小白鷺極為可愛,每當親鳥咬食魚兒返巢,雛鳥爭相取食的動作,不僅讓賞鳥民眾體會親情的可貴,更進一步了解大自然的生態環節,另外,高蹺鴴展開求偶配對,常見夫妻倆卿卿我我的畫面,十分浪漫!

高蹺鴴在繁殖期有擬傷行為,演一齣假裝自己受傷的小短劇,將天敵引開遠離巢位,外圍則有負責警戒的高蹺鴴,如果入侵者是較瘦弱的鳥禽,高蹺鴴便會「動口」攻擊。

東方環頸鴴對於花費大把精力築一個美輪美奐的鳥巢,並沒有多大的興趣,喜好在沙灘築巢,由於蛋殼顏色、花紋與環境相似,讓人幾乎無法發現牠們的存在。東方環頸鴴有特殊的保護幼鳥本能,動物行為稱為「擬傷」,在人類或動物靠近的時候不但會裝死,有時還會打開翅膀蹲坐在地上,佯裝有傷在身,試圖引開對雛鳥有威脅的動物,為雛鳥製造逃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