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攝)
詩經竟然跟科技相關!市立圖書館和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人造關係—開箱:傳播科技特展」,以《詩經》千年前優美文句,描繪現今人與人之間的「人造關係」。市圖表示,透過詩句描繪的「關係」語境,思考傳播科技如何參與著我們的生活。
市圖表示,《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描述數千年前人們的生活寫照、關係詮釋。展覽以《詩經》文字內容,引述人與人情感關係狀態,串起各種傳播技術在不同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此次「人造」典藏文物,如放映機、相機、電話等,可觀察到人與人之間資訊傳遞方式的日益更新,跟著詩句描繪的「關係」語境,思考傳播科技如何參與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在「電視」區域,引用《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 莫不靜好」,在一段生命故事裡,最難能可貴的幸福是平凡的陪伴。以前客廳裡的電視機,曾是家庭成員聚集的核心之處,此次展出「有拉門的電視機」,相當復古,是許多人珍貴回憶。
「電報∕電話」區,引用「縱我不往 子寧不嗣音」《詩經‧鄭風‧子衿》,情感關係中,因不安、不確定,常會渴望對方有所回應,期待對方傳訊息。科技的日新月異,從單純的書信通訊,到現在各種型式資訊的傳遞,展出手搖電話、撥盤式電話等,「繞圈圈」的撥電話方式,讓小朋友深感新奇。

(記者林雪娟攝)
「電影」區則展出科工館珍貴典藏的文物「碳精棒電影放映機」,許多大人回憶以往在廟埕看電影,煙霧相當大,甚至還有「中場休息」,因為得等放映師,更換物件。
市圖表示,透過傳播科技特展,民眾除彼此交流分享,還能回憶以往,而透過將聲音、印刷、影視、電信四大類別典藏文物移至總館,展出新舊文物,在翻湧許多世代回憶過程中,也閱覽了傳播科技在不同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歡迎不同世代,一起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與感動。展期至6月8日。
(記者林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