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時序入夏,環境部29日指出,針對防治如斑蚊、小黑蚊、蟑螂等常見害蟲,首重就是環境整潔,若要使用環境用藥需認明環境部登記核准、使用前先看標示、確認有效期限等。
環境部29日舉辦「環境用藥管理與選購」記者會,並邀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教授白秀華、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徐爾烈說明常見的環境害蟲,並提醒防治方式。
白秀華表示,以蚊子來說,登革熱傳播主要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孳生於可積水容器;斑蚊在白天吸血,以早上9時至10時及下午4時至5時為高峰,因此職場防蚊也要留意。
白秀華指出,埃及斑蚊一般棲息於屋內、白線斑蚊主要棲息於室外。另,台灣俗稱的「小黑蚊」其實是屬於雙翅目蠓科的台灣鋏蠓,雌蟲嗜吸人血,被叮到會非常癢,以中午至下午時段為吸血高峰。
在蒼蠅方面,成蠅喜歡白天活動,喜好腥臭味及發酵有機物,具趨光性、所以白天常在窗戶邊出現,夜間則棲於植物枝葉、電線、繩類等條狀物品或天花板等處。
白秀華說,上述蟲害防治主要就是清除孳生源,加強紗窗、蚊帳或穿著長袖及長褲加強防護;使用合格電蚊香空間盡量不要有人,使用後記得開窗通風;殺蟲劑可噴於小黑蚊喜歡棲息處,如樹林、牆縫下及水溝旁等,蒼蠅則常見於紗窗、天花板、樑柱等地。
徐爾烈則指出,美洲蟑螂常出現於廚房、浴廁潮濕場所,德國蟑螂常見居家櫥櫃、抽屜等空隙裂縫;主要應加強環境整頓不堆雜物,若要使用餌劑,可在冰箱、牆角等陰暗角落或縫隙處施藥。
再來談到老鼠,徐爾烈說,一般而言,門縫若有新台幣10元硬幣大小、或2公分縫隙老鼠就可以穿過。在施放殺鼠劑前,要將所有的食物收拾乾淨,垃圾、廚餘妥善處理、密蓋,斷絕鼠糧;放妥捕鼠器或毒餌後不要經常變動;並強調要改善鼠患,重點就是將雜物都清掉,可以改善8成的問題。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長謝燕儒提醒,選擇環境用藥應符合「4要」,要確認防治對象、認明環境部登記核准、使用前先看標示、確認產品有效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