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師生探測紅樹林碳儲存能力

成大師生前往北門雙春遊憩區,進行紅樹林碳儲存能力探測。(北門區公所提供)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配合五月二十二日聯合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成大材料系教授蘇彥勳帶領材料所、綠材所與半導體學院學生,來到北門區雙春濱海遊憩區,進行紅樹林碳儲存能力探測,結合教學實作與環境永續行動,讓學生實地認識家鄉濕地的珍貴資源,並深化對氣候變遷與碳中和議題的關注。

據聯合國統計,紅樹林是藍碳生態系中碳儲存力最強的,每公頃最多可固定一千零二十三公噸碳,效能遠超多數陸地森林。紅樹林的碳儲存能力,能有效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對抗氣候變遷效果卓著。

蘇彥勳表示,這次活動是教學的一環,學生實地操作採樣與感測工具,觀察紅樹林泥土含碳狀況與生物覆蓋率,並學習如何將科學數據與地方保育政策結合,從實務中培養永續發展的思維與能力。

北門區長林建男指出,雙春濕地除是旅遊景點,更承載著地方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角色,期待未來透過學術資源與地方合作,守護我們的生態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