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工作兩頭燒 職婦腦疲勞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35歲Angela是典型的職業婦女,家務與育兒重擔幾乎全落在她身上,讓她因莫名暴怒、記憶力變差求醫。經過藥物輔助、心理師短暫諮商介入,以及生活作息調整,Angela的情緒與記憶力狀況逐步回穩,3個月後已經大幅改善。

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周伯翰醫師提醒,近期出現越來越多「腦疲勞」的職業婦女求診;若未及時調整,不僅影響情緒與記憶力,更可能對整體身心健康造成長遠影響。

周伯翰指出,「腦疲勞」並非一般的疲憊,而是源自大腦功能失調的警訊。當多重壓力無法有效排解,情緒中樞(杏仁核)容易過度活化,反過來干擾掌管理性與決策的前額葉皮質,導致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滑、情緒不穩等現象。

腦影像研究也發現,長期處於高壓環境的職業婦女,前額葉功能容易提早退化,若未及時介入,恐加速認知老化。

一項研究發現,約70%的職業婦女感受到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夾擊,情緒與體能負荷遠高於一般族群。不但工作家庭衝突,增加焦慮與憂鬱風險;心理健康影響也與她們的工作壓力和家庭責任有直接關係。

還有一些腦影像研究結果發現,當職業婦女面臨高壓力情境時,大腦中與情緒處理及決策有關的區域(如前額葉和杏仁核)會出現活動增強,可能導致情緒不穩定和焦慮感增加。

周伯翰提醒,預防腦疲勞最重要的是及早關注自己的身心狀態。當感覺壓力累積時,可以透過練習正念、深呼吸或冥想來幫助情緒降溫,並在生活中劃設清晰界線,勇敢地為自己保留休息空間。規律運動、均衡飲食與充足睡眠,則是大腦恢復活力不可或缺的基礎。

如果出現長期失眠、情緒失控或記憶力明顯下滑的情況,也別害怕尋求專業身心科協助,透過適切的治療,如藥物輔助或經顱磁刺激(TMS)療法,協助大腦重新找回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