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棲大排魚群暴斃 中市府:淨水場日處理1萬噸

梧棲區梧棲大排從今年一到五月已發生二十一起魚群暴斃,市議員楊典忠希望市府不要每次都以「溶氧量不足」理由塘塞。(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梧棲大排死魚事件頻傳,市議員楊典忠指今年從一月到五月初已發生二十一起魚群暴斃案件,其中四月二十三日一日就撈起一百三十公斤死魚,但市府每次都以「溶氧量不足」理由塘塞,他要求市府,切莫把撈死魚的善後當作海線河川治理的主要工作,以實際動作回應市民「什麼時候才不再有死魚?」

水利局表示,水利局在梧棲大排大興橋附近已完成設置礫間水淨場,礫間水淨場每天處理一萬噸的水量,處理後的放流水質,可改善河道水質。

楊典忠指出,他一再接到梧棲大排附近住戶陳情,甚至記錄今年一月到五月初,每天梧棲大排死魚情況,一月二、六、二十三日有死魚、二月三、四、六、十有四天,三月四、十三兩天,四月十七、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八、二十九共九天,五月二、四、九有三天發現死魚,半年不到死魚發生就有二十一天,市民如何視而不見?

楊典忠說,他向水利局提出詢問,水利局的書面回應為水質檢測、案件調查都是環保局業務,改善對策則是礫間淨水場與污水下水道接管,但是梧棲大排已經有礫間設施,而市府一0七年在梧棲大排已經有設置一座造價一億二千萬元的礫間淨水場,每天處理一萬噸的排水,但是死魚案件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魚群暴斃更頻繁,市府每次也都是溶氧量不足的問題。

楊典忠質疑,礫間淨水場效能是否有發揮作用,而梧棲汙水接管都在河川下游段,根本沒辦法解決中上游的水質問題,水利局應該提出改善梧棲大排河川基本水量不足、溶氧量不足、河川水質循環不佳的具體對策。

楊典忠表示,民眾都喜歡依山傍水而居,與河川比鄰的民眾最怕河川淹水、變髒變臭,都會造成生活環境極大影響,而梧棲大排死魚案件頻傳,讓附近民眾擔心河川被汙染,要求市府檢討海線河川治理成效。

水利局表示,將持續推動汙水下水道用戶接管,目前已辦理S主幹管建設以及用戶接管,預計至一一四年度可完成約五千戶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