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5月17日為「世界高血壓日」,世界高血壓聯盟呼籲各國政府與民眾重視「準確量血壓、控制血壓、延長壽命」的重要性。衛福部統計,國人10大死因中,有5項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疾病密切相關,顯示慢性病已嚴重威脅國人健康,定期健康檢查與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是守護未來健康的關鍵。
衛福部草屯療養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楊晉州表示,「三高」常見於40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逐漸攀升。根據健保署統計,65歲以上長者中有5成罹患三高。然而,年輕族群雖風險較低,若有長期吸菸、飲酒、嚼檳榔等不良生活習慣,也可能增加罹病風險與代謝症候群的發生機率。定期健康檢查與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是守護未來健康的關鍵。
為鼓勵民眾定期量測血壓,並避免「白袍高血壓」現象,國際建議18歲以上成人每年至少在家量血壓1次,並可依循「722原則」,即連續7天測量血壓,每天早起與睡前各測1次,每次量2遍取平均值;以及「血壓3C管理法」,規律測量(Check)、改變習慣(Change)、控制血壓(Control)。
楊晉州提醒,日常飲食應採「低油、低糖、低鹽、高纖」原則,遠離菸酒,培養運動習慣,維持良好身體狀態;若已診斷為高血壓者,務必遵循醫囑治療,根據個人狀況訂定合適的控制目標,才能有效管理病情,守護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