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為強化基隆市災害防救體系,提升社區應變與救援能力,基市警局與消防局首度攜手合作,在市警交通警察隊六樓禮堂,舉辦今年度首梯「交通義勇警察防災士培訓」課程。培訓對象為具備計程車駕駛資格的交通義警,計有約五十位學員熱情參訓。
消防局指出,為期兩天總計十五小時的密集課程,涵蓋「理論講授、實務操作與分組演練」三大面向,並融入多項專題與實作單元,提升學員災時應變能力。
第一天的課程,由中華科技大學洪志評教授,以國內外重大災害案例為切入點,介紹地震、颱洪及複合型災害的特性與風險,並說明防災士在災害現場中的角色定位與職責義務,協助學員建立「預防、準備、應變、復原」的全方位防災觀念。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蘇元風教授,帶領學員針對易受災風險區域,進行資源整合與風險評估,為後續的推動與操作奠定基礎。
救護教官曾慶祥與EMTP助教高冠霖運用「安妮」教具,進行心肺復甦(CPR)與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操作訓練。教官反覆強調「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2分換」的黃金節奏,並在一旁協助學員調整手部角度與施力深度,從理論到實務的轉化過程中,學員對正確施救流程有了更深刻的體認。
第二天的課程重點,放在社區家庭防護及避難收容實務。消防局災管科長陳進源,介紹地震防震要點,強調地震發生時「趴下掩護穩住」的重要性優先於其他如關閉火源後續動作。安樂分隊長黃軍緯以「情境練習」介紹火災實例及搶救影片,滅火器初期滅火、小火快逃、濃煙關門的重要觀念。
經過兩天密集的學術與術科考核後,參加訓練的人員都表示收穫豐富,對災害應變有更深層的認識與實務操作經驗。完成培訓的人員,將成為基隆市重要的行動防災力量,不僅於本職工作中融入防災觀念,更可於家庭與社區中發揮守護者的角色,擴展災害防救網絡,強化城市防災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