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美術館典藏浮世繪 楠梓展出

葛飾北齋的名畫「富嶽三十六景之凱風快晴」(記者楊淑芬攝)

南部地區最近最大的畫展,是在楠梓創價美術館「從江戶到近代」浮世繪展,是東京富士美術館的典藏展移到台灣來,共展出150件作品,南部難得的大展吸引了無數觀眾,展場每天都湧進數千人,摩肩擦踵,細細品味從日本而來的畫展。

這個畫展共分為4部分,第1部分是浮世繪之花─美人畫、役者繪、武者繪;第2部分葛飾北齋─日本之心 富士山;第3部分─歌川廣重—街道之旅(東海道)與江戶風景;第4部分─川瀨巴水—明治、大正、昭和前期之日本原鄉風景。幾乎將浮世繪發展以來最重要的畫家都涵括在其中。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7世紀至19世紀)盛行的一種繪畫和版畫藝術形式,字面意思是「浮世之繪」亦即描繪當時人世、現世的風貌和生活。最初是手繪作品,後發展為木版畫,便於大量複製與傳播。18世紀中至19世紀初是黃金時代,此時期藝術家創作了大量描繪都市生活的精美作品。

浮世繪中的美人畫。(記者楊淑芬攝)

浮世繪除了日本素民生活,還取材自中國、歐洲等地,所以畫中有中國民俗,包括關公、中國花卉、美人等都可以在浮世繪中看到;浮世繪不僅在日本本土流行,也深刻影響了19世紀歐洲的印象派藝術家,如梵谷、莫內、竇加等人,他們從浮世繪中借鑒了構圖、色彩及表現手法,這種現象被稱為「日本風」。

創價學會是傳揚佛法南無妙法蓮華經的團體,2003年起以文化尋根,建構台灣藝術百年史為主題,在台灣各地成立創建美術館展出台灣傑出藝術家的作品,2022年10月在楠梓地區成立盛大的美術館,有圖書室、舞蹈教室、文化會堂、藝文會堂、講堂、會議室、展覽室和容納200人的演藝廳,兩年多來陸續舉辦盛大的展覽;「從江戶到近代」的浮世繪展是近年來最大的一個畫展,平日大概有1000多人,假日會有4000到5000人來看展。展出至5月29日,如果5月底前來不及看展,接下來到這個展會搬到故宮南院繼續展出。

(記者楊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