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熱量/高油脂/高鈉健康殺手 包粽避五花肉/臘肉 搭配吃燙青菜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端午節即將來臨,高雄長庚醫院營養師吳靜宜指出,粽子雖然美味,卻隱藏著「高熱量、高油脂、高鈉」的健康風險,消費者在選購粽子食材時建議選擇低脂肉類,並注意粽子配料以維食用安全及健康。

吳靜宜表示,肉類是熱量陷阱,傳統粽子常使用脂肪含量較高的五花肉作為餡料,100公克五花肉約含400大卡的熱量,建議調整為雞肉、豬里肌、瘦牛肉或是海鮮等低脂肉類。另外,避免使用臘肉等過度醃製的肉類,以降低亞硝酸鹽和鈉的攝取量。

蝦米常被用於粽子中提味增鮮,但應小心防腐劑與甲醛,建議挑選蝦米時應注意顏色自然,避免過於鮮豔或帶有異味的產品。若擔心挑選的蝦米殘留甲醛,則在蝦米使用前可將蝦米浸泡30分鐘,並用熱水汆燙後再使用。

香菇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D與礦物質,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與提升免疫力,是膳食纖維與微量元素的優質來源,但部份蕈類可能使用農藥以避免蟲害,建議民眾選購香菇時,應注意的產銷履歷,挑選標示清楚來源,或是有台灣香菇標章產品。

粽葉選購應注意部分商家可能使用漂白劑來增加粽葉的光澤與色澤,建議選擇顏色自然、不帶人工光澤或太過於鮮豔;使用前可用熱水燙洗3至5分鐘,以減少殘留物質。

吳靜宜指出,端午節仍要堅持每天早晚1杯奶,由於粽子蔬菜含量少,吃粽子時可搭配1碗燙青菜,或以選擇全穀類粽子,而粽子裡面的花生是屬於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加了花生後粽子的其他餡料更要注意少油,以避免熱量攝取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