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照顧勞動產業工會十八日至勞動部前抗議,呼籲政府取消藍領移工在台工作年限;勞動部回應,願意聆聽各界意見,針對中階技術人力制度,與移工權利保障,持續滾動檢討。
工會表示,一九九二年五月實施《就業服務法》至今,現行法規對於藍領移工仍設有十二年的工作年限上限;雖看護工可在滿足評點制條件後延伸至十四年,但仍未改變年限存在的事實。
雖然二0二二年四月政府推出「留用外國中階技術工作人力計畫」,但中階的配額和認定方式幾乎完全由雇主主導,移工並無談判權;仲介公司有機可乘收取高額費用,使得想延長工作的移工承受更沉重的負擔。
工會認為,台灣也簽署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與其他消除歧視的國際公約,呼籲台灣政府真正落實公約精神。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表示,台灣社會對於移工需求直線成長,今年三月邁入八十二萬人。移工早就不再是所謂的「補充性」勞動力,而是撐起3D產業、補足長照破網的重要力量。
移工團體提出三項訴求,包含無條件廢除藍領移工的工作年限限制;修正中階制度,使其公平、透明並保障移工權益;以直接聘僱機制全面取代仲介制度。
對此,勞動部表示,延長或取消移工在台工作年限,資深移工將長久在台工作,卻無機會轉換身分,難以銜接台灣技術移民制度,不利移工勞動權益保障及國家留用資深移工。
勞動部指出,若移工轉任中階技術人力後,若雇主未依契約給付薪資,或有給薪低於規定薪資標準時,將依規定裁處限令雇主給付薪資,及管制後續申請案,並同意移工轉換新雇主及由公立就業中心媒合中階技術工作。
勞動部補充,移工留才久用截至今年四月底,已有四點六萬名資深移工轉任為外國中階技術人力,平均每年增加一萬餘人;將滾動檢討中階技術人力工作類別、核配比率、資格及條件,未來朝向由政府提供更多的角色與功能,逐步精進相關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