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南市早期都市計畫區內工業用地或工業區,未設專用廢汙水處理廠的工業區有卅五處,南市經發局爭取經濟部補助,啟動設置汙水處理設施可行性評估,後續將逐步向中央爭取經費,以完成各處工業區廢水集中處理設施設置,促進整體水環境的改善。
經發局說,南市未設汙水廠的工業區共卅五處,已向經濟部爭取經費推動汙水處理可行性評估計畫,該卅五處工業區係依照都市計畫法劃設之工業區,多未劃設汙水處理用地,且無管理機構法源,汙水處理回歸各單一工廠管制,不同的處理品質廢汙水易造成環境衝擊,且難以溯源管理。
透過爭取可行性評估,了解各處工業區設置汙水處理策略,逐步向中央爭取規劃設計及施作經費,以完成各處工業區廢水集中處理設施設置。
經發局指出,去年已完成仁德及永康地區的評估,各區廠商反映,為配合逐漸加嚴環保法令,多支持統一管理汙水處理廠設置,較擔心設置時程過久及將產生的收費成本。
今年度主要挑選對象為環境部盤點影響重要水體之工業區,包括和順總頭寮地區、麻豆地區和新營、柳營地區進行可行性評估計畫。

未來評估方案將考量納入鄰近既有民生汙水處理廠、鄰近產業園區內事業廢汙水處理廠;自設廢汙水處理廠、由大廠代小廠處理等方式,預定今年十一月底完成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