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玉市 西門路重起爐灶

玉市的消費型態,一向就是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歷史悠久的台南玉市因場地被回收,最近一分為二,一票人搬到西門路「嘻門埕」另成立「台南觀光玉市」重起爐灶,結合隔鄰的跳蚤市場,共有二百多個攤商,每週四個趕集日,向喜愛骨董玉石的民眾招手。

趕集式的玉市,台南從四十年前的集福宮活動中心開始,前後數次搬遷,最後搬到中華西路落腳。五月初場地被建商回收,一部分業者搬到西門路嘻門埕商場繼續趕集,另外一部分則在天心岩舊址繼續營業,仍名為「台南玉市」,目前還在裝潢之中。

台南玉市是南台灣著名的古董與玉石交易市場,吸引很多懷舊的民眾每週都到玉市逛逛,順便尋寶。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很多消費者都當做逛街,但內行人可就在此論輸贏,買賣雙方都是「仙拼仙」。

趕集式的台南觀光玉市在西門路重起爐灶,共有約五十個攤商每週趕集四天。(記者陳俊文攝)

台南尚陶坊骨董店業者魏愷仁表示,約一九七0年代兩岸開放通商,來自港澳的商人帶進很多好貨在玉市販售,吸引很多店家到玉市尋寶,造成百家爭鳴、一攤難求的情形,那是玉市的全盛期。

西門路的觀光玉市每週一、二、六、日趕集四天,玉市部分共有攤商和「店中店」約五十家,攤商陳展的商品仍是玉石瓷器、骨董、水晶、珠鍊、茶壺、普洱茶等。店中店的李姓老闆表示,店中店陳展的東西也比較多,貨色更齊全。

最近有許多買主是直播客,他們以批發價買回,在網路直播賺價差。

台南觀光玉市最大特色是結合旁邊近兩百家的跳蚤市場,皆是回收的二手商品或舊貨,商品更是琳琅滿目,骨董玉石之外,還有民藝品、文史資料,甚至神明、卡通公仔,應有盡有,租售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