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手機集中管理 立委籲傾聽學生

本報綜合報導

教育部日前公布手機管理草案,規劃自九月新學期起實施手機集中管理,引發高中學生與教育團體質疑政策過於倉促,且未充分納入學生意見。多位立委二十二日與學生團體舉行記者會,呼籲教育部落實校園民主,決策應納入學生意見,並建議分級管理、因校制宜。

民進黨立委吳沛憶、蔡易餘、黃捷、陳培瑜與台灣一滴優教育協會、台灣青年民主協會、高雄學生民主聯盟在立法院舉行「尊重校園民主,手機規範要傾聽」記者會。

吳沛憶說,手機管理政策的核心不僅是管制與否,而是校園民主、程序正當性與學生主體性問題,並應秉持多溝通傾聽、分級管理、納入學生意見三原則。透過討論可以帶來更多自律、更少衝突,呼籲教育部守護「傾聽學生」的價值。

蔡易餘表示,應依學生的教育階段採取不同規範。對國中小學生而言,正值身心發展與價值觀養成期,應給予較多引導與限制;但對於高中生,則應信任其自主管理能力,透過適度開放與引導,培養其數位素養與責任感。學校應積極引導學生依循相關程序參與討論與決策,落實校園民主精神,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公民參與與責任。

黃捷指出,政策制定過程中,青年團體長期被排除,顯示目前諮詢機制仍有不足。此次草案雖已公告於公共政策網,短時間內湧入大量學生留言,反映學生高度關注。她建議教育部應同步辦理分區實體座談,廣納師生意見,避免政策上路後引發教學現場更多爭議。

陳培瑜提到,目前草案雖已提及分級管理及校內民主機制,仍需正視執行層面問題,包括統一保管設備的安全性、損壞責任歸屬等。教育部不應將手機視為管制物品,而應透過教育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並防範過度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