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意圖/記者姚正玉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不顧民間反對聲浪,繼美國、加拿大之後,食藥署仍於二十二日公告「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即起取消三十個月齡以下牛肉產品才能進口的限制,開放全牛齡的日本牛肉可以進口。
因應國際間狂牛症疫情,台灣在二00三年禁止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等疫區國家輸入牛肉。之後在二0一七年有條件解封日本牛肉輸台,且陸續在二0二一年、二0二三年放寬美國、加拿大的全牛齡牛肉進口。
食藥署今年三月四日預告修正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二十二日公布修正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並自即日生效。
對於日本牛肉風險,食藥署長姜至剛表示,相關的審查過程非常完整,除了書面審查之外,食藥署也分別在二0一九年、二0二0年、二0二一年前後召開三次專家會議,二0二二年十月更與專家赴日實地查廠過,經風險評估分析換算,每一億五千萬人口食用,僅一人有曝露風險。相關風險評估與實地查廠報告,早已全部發布在食藥署網站,公開透明。
國內牛肉九成是進口,根據食藥署資料顯示,日本進口牛肉占比百分之一點四,排名為第六大進口國,而前三大的進口國,分別為美國牛占百分之三十八、巴拉圭牛占百分之二十六點六、澳洲牛占百分之十八點六。
姜至剛指出,日本最後一例狂牛症是在二00九年,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定日本為風險可忽略國家,所有牛齡、部位皆安全,均可貿易。食藥署的風險評估是把所有風險因子都考量,才決定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