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藝研堂〉猶太屠殺倖存後裔 南女說歷史

奧莉女士帶來祖母在勞改營中編織的毛線衣,南女學生透過觸感體會耶胡蒂當時艱困處境。
(南女提供)

台南女中與國教署人權教育資源中心、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日前共同舉辦「她和我的故事—猶太大屠殺的記憶傳承」講座,邀請以色列大屠殺倖存者第3代後裔奧莉.瑟拉(Orly Sela)來台,以第一人稱視角,深情講述其祖母在納粹時期的生命歷程,南女百餘名師生從傾聽故事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猶太大屠殺的歷史與人權教育的重要性。

奧莉女士是以色列「記憶傳承大使計畫」的重要推動者。該計畫正視倖存者逐漸凋零的現實,鼓勵第2代與第3代後裔承接見證者角色,以家族成員的「第一人稱」敘述傳承歷史記憶,讓這些真實經歷得以在當代繼續發聲,觸動人心。

講座中,奧莉以細膩語言與真摯情感,娓娓道來其祖母耶胡蒂.畢克斯於二戰期間的生命經歷。1944年,耶胡蒂與家人被迫搭乘牲畜列車前往奧斯威辛集中營,自此與摯親永別,後又被轉送至勞改營,直到戰爭結束才倖存下來。

奧莉自幼與祖母共同生活,情感深厚,此次她化身為祖母本人,結合第一人稱戲劇式敘述,讓歷史不只是被記錄,更是被「活」出來。此外,她還帶來一件祖母在勞改營中用食物換得布料線一點一點編織成的一件粉橘色毛線衣,學生透過毛衣的觸感,體會耶胡蒂當時的艱困處境與心情。

台南女中校長洪慶在表示,這場講座從規劃開始,就希望由南女學生擔任主持、司儀及QA提問,事前安排3週的大屠殺歷史的培力課程,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先備知識。在奧莉女士的講座之後,學生也都很踴躍提問,奧莉女士非常誠懇分享自己的經驗與觀點,令人印象深刻。

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Maya Yaron)表示,凡是曾親耳聽過大屠殺倖存者故事的人,都難以忘懷那段經歷。很欣慰有這麼多台南師生一同參與這場記憶的傳承,這些故事值得被記住,以色列今年擔任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IHRA)主席國,誠摯邀請台灣各界積極響應,攜手面對當代反猶太主義與偏見挑戰。

(記者施春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