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不斷延燒,位於中華西路和民生路交叉口附近的「避病院」(濟生醫院)是日治時代專門收治痲瘋病以外的傳染病隔離醫院,距今已有百年歷史,目前為全國碩果僅存,卻未列入歷史建築,且隨著時光流逝更顯殘破,文史工作者詹翹希望在目前時疫流行之際,呼籲各界加以重視。
詹翹指出,隔離從以往就一直被認為是有效阻斷疫病傳染良方,日軍入台時,飽受台灣瘴癘之氣之苦,死傷無數,日人治台後,全國設立避病院,後都遭拆除,至今只剩台南一處;當年各地的避病院名稱不一,台南名為「濟生醫院」,戰後改為八一四空軍醫院,民國七十二年移由交通警察大隊作為隊部及拖吊車保管場使用,目前則由交通局規劃為多功能停車場和轉運點。
避病院位於「機25」機關用地,市府規劃為交通用地,當時審議是否列文資時,其雖見證日本時期台灣公共衛生醫療史,且為全國唯一僅存,具有歷史意義,然因該建物雨淋板原貌已喪失,內部陳設及後方的建築結構均為後來增建,僅玄關車寄形式尚在,經審議,未列為歷史建築。
詹翹強調,在時疫發生之際,全國唯一能見證和回顧台灣公共衛生醫療史,只剩這棟建物,硬體建築或許不符文資身分,然其歷史意義相當重大,反觀新北市樂生療養院,力經抗爭,終得文資身分甚至被列為世界遺產潛力點;同為隔離機構,卻是兩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