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蠻荒的邊境——忍園日記

■陳竹奇

退休返回老家竹崎,長照九十歲老母,並且經營樹園至今,時時抱著蠻荒的心情。因為人在土地上,試圖掌控土地的一切,卻發現力有未逮。

種樹的過程中,經常發現一些荒謬的現象。

譬如我非常努力種植茄冬樹,緣起於陳明章的一首歌——海邊的茄冬樹。最近,在清理樹園與鄰居的邊界時,才發現,邊界有不少野生的茄冬樹,有的甚至比我種的還高。

發現之際,有一種深刻的荒謬感。

最近,清理邊界時還不小心鋸掉了一棵茄冬樹。

誤殺了一棵茄冬樹之後,我對於是否清除一些野生的樹種,開始變得格外小心翼翼。

萬一這是一棵有用的樹呢?

我利用google的以圖搜圖來確認樹種,而網路的「以圖搜圖」卻無法解決我的疑惑。甚至增加更多的困擾。

譬如一張照片搜圖結果,出現許多不同的答案,無法辨認,答案仍是一片模糊,如同春日的晨霧一般。

蠻荒的邊境,文明在此頹廢傾倒。

只有擁抱自然,包容一切,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才能夠體悟「名可名、非常名」的境界。拋開符號意指的偏執與迷霧,用本心來認識、理解這個大千世界,其實是一種原始蠻荒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