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魔法定金

■胡皓恩 民法第248條規定:「訂約當事人之一方,由他方受有定金時,推定其契約成立。」 人潮從正門和側門湧流進來,選定位置,或直立或長跪,施放咒語一般,口裡唸唸有詞。我跟在父親身後,穿過人群,試圖擠到香爐所在之處,飄往殿門的白煙緩慢浮升,猶如反覆交織形成的網,覆蓋所有虔誠的信徒。一片朦朧之中,連綿排列的禱詞像風在車站外頭低語,喚醒這座潛藏魔法的城鎮…… 早上九點,才剛過剪票口,車站內外所有人默契一致,全都往同個方向前進,從大馬路彎進紅磚鋪地的小巷弄,左彎右拐,一層層深入小鎮的中心。大路邊的攤販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人流與車流逐漸匯集,慢慢趨往路底那座古老建築。 兩個鐵灰色石柱托持著羽翅般舒展的屋簷,淡淺的白煙從門後散逸而出,整體規模不算大,矗立在周圍的透天厝之間卻有種寶石般突出、顯眼的感覺。大部分的人今日並不會直接走進去廟裡,而是到旁邊的香客中心排隊登記,為了替自己跟家人點一盞光明燈,或者安太歲。我和父親跟隨人群繞到隊伍末端,幾乎要排到大樓後門,而右側的停車場還有許多車輛持續湧流著……。原來在元旦,新年第一天,我們都是渴望祝福的人。 父親不知聽了哪個朋友參與遶境活動的故事,某天忽然說元旦想要去白沙屯媽祖廟排隊「點光明燈」。於是,年底前他便開始擬定計畫,查車票查地圖等等,當天一早就到板橋車站搭台鐵南下,為了祈求那盞「燈」可以照亮往後生活的每個時刻。然而,等到真正排到了櫃檯,準備填住址和姓名時,我依然抱持著懷疑,不過寫一下個人資料,填住址,付幾百塊錢,這到底能改變什麼呢?但父親卻毫不猶豫地向櫃檯掏錢上繳了,身邊仍有自外頭汨汨湧入的香客。 大多數人提交完登記表,多半會繞過中間聚集的人群,到另一側排隊領線香、點火、再往隔壁箱子投入幾張紙鈔,之後猶如換了雙眼睛似地,炯炯有神看著前方,慢慢往神壇移動。我跟在父親身邊,竄到更前面的位置,線香持續燃燒,煙霧如水在眼前漫延擴散,伴隨窸窣的話語聲,彷彿開啟一道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所有的祈禱者都進入了某個空間,用含蓄的語調和無形之物對話著,像一場絡繹不絕的交易,一方付出真誠,他方給與保障和安穩。但我們仍不免擔心——今天過後,對方還會不會記得彼此間的約定呢? 民法第248條所說的「定金」,即是為了「確保契約能被履行」,而交付給他方的金錢給付。或許我們此時也正做著同樣的事情,用真誠確保幸福和平安,即使知道這可能是太過遙遠的期盼,但我們仍想要拉近距離,所以試圖用某種超越理性的力量,去緩和接踵而來的恐懼感。 祈禱完,我們閃過擲筊的老人、牽著幼兒的母子……努力保護好手裡的線香,不被四方來去的人流沖散。就在某一瞬間,危樓般傾斜的香灰坍倒在手背上,但我無暇顧及,只想盡快抵達廟宇的中心——願望的集散地。香爐已有大半空間被佔據了,我們只能挑選接近邊緣的區域,放置好搭載夢想和願望的火箭,煙絲持續向上攀升,匯集成宇宙裡的星雲。火光熠熠,太空梭就要前往每個人的行星。 走出廟門,臉頰被綿長的風微微掀動著,兩側矮房還在招呼慕名而來的香客,彼此都露出好奇和期待的表情,他們也渴望祝福嗎? 前方道路筆直延伸,翻滾的石礫、飄搖的野草,鋪展出一片渺無盡頭的空曠。傍晚的日光打在柏油路面,灑滿一地鵝黃,我低頭看著手背上殘餘的香灰,想起熱燙的感覺。緊握著愈宏大的願望,手心就愈像一顆太陽,火紅而炙燙。這大概就是白沙屯的魔法。

Read More

〈中華副刊〉無患子

■謝尚園 社區門口的行道樹全是無患子樹,這是一種高大的落葉喬木,樹幹筆直向上,傘狀的樹冠,長橢圓狀的樹葉,布滿枝頭。微風一吹,撲簌簌地抖動。初冬葉子金黃,儼然一棵24K純金吉祥樹。 一年到頭送孩子上下學,也目睹了無患子四季變化的不同姿態:春天發出嫩綠的葉子,那綠呀,綠得新鮮純粹,讓過路的人不由得多看上幾眼;夏天綠樹成蔭,如一把撐開的綠傘,綠葉中開滿了細細碎碎的黃花,如一雙雙調皮的孩子的眼睛,一眨一眨,點綴其間;秋天葉子通體變成金黃色,如滿樹的黃金葉,因此也被稱作「黃金樹」;冬天會結出黃色或棕色的圓形果實。無患子在生物質能源、農林、日化、醫藥等領域均具有應用前景和研究價值。無患子的種子可作菩提子,是歷史悠久的傳統菩提子原材料之一。將其種子佩戴在身上或懸於門上,有祛避鬼魅之意。無患子樹的果肉可以做洗潔劑,果核可以做文玩手串。 前段時間,微信朋友圈裡有朋友發出用無患子製作洗滌劑的圖片,隔著手機螢幕都能聞到濃郁的清香味。我大感興趣,發表留言請教製作方法,也得到了朋友的賜教。那天下班,我也在路邊撿了一些無患子回家,可惜因要事耽擱沒做成,只能寄希望於明年了。好在大自然擁有博大的胸懷,每一年都會給我一次機會,讓我終有一天能夠得償所願。 時間很快滑到年底,我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還要兼職很多瑣事,孩子也要進入期末衝刺階段,工作和學習都越來越需要頑強的意志與寒冷的天氣抗衡。為了啟動情緒,通勤路上,我們習慣看看天,聊聊樹。冬天,樹葉的景色真的很美,紅的,黃的,綠的,層層疊疊,彷彿大自然打翻了調色板。我們一路聊到停車場,目光都會在車子邊上的無患子樹上停留一會,有陽光的時候,無患子樹葉變幻成飽和度很高的金黃色,看起來讓人感覺又溫暖又明亮,宛如金色羽毛,美不勝收。寒風蕭蕭時,吹落一地金黃,有心人撿起樹葉軋成一朵朵花,也是別有一番意境。週末與先生去菜場買菜,聊到無患子樹,先生說,無患子落到樹穴裡,很容易就發芽長成小樹苗,回頭拔幾株帶回老家,種在半山腰度假屋邊上,將來或許可以派上用場。 《廣群芳譜》中記載,用無患樹的木材製成各種傢俱可以辟邪,故有無患之名。無患子的果皮中含有10%-27%的三萜皂苷,這是一種天然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易於生物降解,對環境友好且無害。三萜皂苷具有出色的起泡和去汙能力,還具備殺菌、美白、消炎止癢等功效,因此可用於製作手工皂、洗發水和各種潔面護膚產品。明代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述,用無患子清洗頭髮可以祛風名目,使頭髮柔順光亮,洗面可以增白祛斑。科學研究表明,無患子果實中含有的無患子皂苷有很強的降低表面張力的作用,是一種優良的天然表面活性劑,有極好的去汙及洗滌性能,對人體溫和、無刺激,不汙染水源,還有擴張皮膚表面毛細血管,加速血液流動的作用。 無患寓意幸福無憂充滿幸福,是一種美好的樹,有無患子樹相伴,堅信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Read More

〈中華副刊〉愛在細微處

■陳樹彬 人世間,情依依,愛相隨。生活中,相親相愛,相濡以沫,乃是夫妻之道。 我的妻子美麗、善良,是個典型的賢妻良母。我和她已經認識二十多年了,在朝夕相處的日子裏,透過一些點滴的小事,我能夠深深體會到妻子那份濃濃的愛意。 就拿每天早上熬薑茶來說吧。入冬以來,妻子怕我在上班途中受涼感冒,於是早早地起床熬薑茶。瞧,她在廚房裏忙碌的身影,簡直像個小蜜蜂。她不僅精心做早餐,還刻意切好薄薄的幾片薑,在清水裏放上五六顆大棗,然後用文火慢慢燒開。當我津津有味吃早餐的時候,一碗熱乎乎的薑茶端上來,真是熱在嘴裏,暖在心窩。就這樣,即使北風凜冽的寒冬,我也不受感冒之苦啦! 妻子天生是個細心之人,始終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每天穿什麼衣服,戴什麼帽子,穿什麼鞋子,她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十分妥帖。特別是我每次洗澡的時候,她總會幫我拿好換洗的衣服,真讓我感動得稀裏嘩啦。我常常拉著妻子的手,樂呵呵地說:「老婆太好了,你辛苦了!」她打趣地回應道:「娶了我,是你這輩子最大的福氣,還是好好珍惜吧!」我們相視一笑,彼此會意。 她不僅細緻入微地照顧我的生活,還是個精打細算的網購達人呢。結婚以來,我的許多衣物都是她從網上淘來的「寶貝」。有一次,我從外面拿回一個快遞。妻子很快打開了包裝,原來是一件厚厚的棉褲。她拿著手中的棉褲仔細打量了一番,隨後信心十足地對我說:「天氣越來越冷。你從東城到西城騎車趕班,有了它的護身,你以後就不冷了。不然,真變成了『老寒腿』,那麻煩就大啦。」知我者,吾妻也!這真是雪中送炭啊!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立即給予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妻子的愛看似微不足道,卻像一杯溫馨、淡雅的清茶,的確讓人回味無窮。比如,每當我疲憊地回到家,她總能做出一桌美味佳餚,或是為我準備一盤好吃的水果。她會在我忙碌時默默地整理家務,讓我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她會在我失落時給予我鼓勵和支持,讓我重新找回信心和勇氣;她會在我煩躁時不斷安慰和關懷,讓我能夠擺正心態、冷靜下來…… 常言道:「愛情並不是七色彩霞,愛情本是油鹽醬醋。」妻子對我那些細微處的愛,就像點點星光,照亮了日常生活,滋潤了我的心田。她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默默地付出,讓我感到無比溫暖與感動。我深知,這份愛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我會好好珍惜它,悉心守護它,讓它在美好生活中愈發閃亮,永放光彩。

Read More

〈中華副刊〉椬梧滯洪池

■方群 築起堤防再築起堤防是過時對抗 一尺一尺一尺層層加高鋼筋水泥 一尺一尺一尺湧起濁流沖激萬里 或許讓洪水有個暫留停歇的水域 可以消解難以宣洩的積怨和怒氣 經常倒灌的海水還是會講些道理 滄海桑田填海造陸爭奪尷尬疆域 也許各退一步和平共處保持距離 不必對峙成你死我活的零和賽局 讓自然的溼地保持動態平衡穩定 喜歡瀏覽大海可以追逐粼粼波光 歡喜親吻陸地也能撥弄青青綠意 層層加高鋼筋水泥期待躺平休息 湧起濁流沖激萬里終將微笑離去

Read More

〈中華副刊〉第六十六屆中國文藝獎章揭曉(更新)

一一四年榮譽獎章得獎人為文化獎:林暉、美術獎:李可梅。戲劇獎:洪惟助。文學詩詞獎:謝明輝。攝影獎:楊大本。音樂獎:蔡永文。新聞獎:田德財。海外文藝創作攝影獎:鄭培書。六十六屆中國文藝獎章得獎人為文學類:王瓊玲、蔡富澧、盧美杏。美術類:張祐禎、郭博州、陳俊佑、呂美都、吳振巽、蘇雅純、姚旭財、李德珍。音樂類:朱文瑋、鄭立彬 、吳孟珊、徐端容。攝影類:張鑫、楊育文、金露、鄧美菊。舞蹈類:林麗莉、黃馨慧(黃青)、寶爾基、賴玥蓉、王秀玉。戲劇類:吳佩芳、黃世苰、張仕勛、游素凰、張作楷、顏雅娟、孫詩詠、林紋守。文藝工作獎:張曉雄、朱泓熹、林金鈺、郭美江、胡宸宇、粘晶晶。海外文藝創作獎:楊俊、李德莊、曉弦、祁人。訂於五月四日下午二時假台北市花園大酒店國際廳舉行頒獎典禮。歡迎文友參與。洽詢:中國文藝協會:(02)23638684。

Read More

〈中華副刊〉〈五言律詩〉.洛陽橋

■子寧 洛陽橋,位於福建泉州洛陽江之入海處,為中國大陸首座跨海石橋。石橋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1053);時任泉州知州的著名書法家蔡襄主持造橋,通過筏型基礎和種蠣固基等創先措施/工程技法,解決諸多施工難題。   湍湍洛陽水, 盪盪洛陽橋。   蚵蠣基岩固, 船頭浪沫飄。   千年風雨歷, 萬載凌波搖。   古匠心靈巧, 名橋譽九霄。

Read More

〈中華副刊〉梅開的季節

■黃金梅 將春節稱為「年關」,我曾以為是老一輩人的專利,與我的生活遙不可及,甚至懷疑自己此生都不會有如此體驗。然而,命運的轉折總是出其不意,今年,我竟意外地深刻感受到了這一點。 去年,隨著一家外企的兼併,我們的公司成為一家分公司。在外方管理層正式接手之前,他們便以一種極其堅決的姿態,下達了裁員280人的嚴苛命令。那次,正值春節,公司內部如同遭受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龍捲風,瞬間將原來熙熙攘攘的人群吹散,留下的只是一片淒涼與蕭索。裁員的恐慌從節前一直延續到了節後,那是一個多麼冷冷清清、淒淒慘慘切切、又惶惶不可終日的春節啊! 可以這麼說,從外方接手的那刻起,裁員便成為了遮蔽職工頭頂一方睛空的陰霾。因為合同簽定日在三月一日,而所有職工的合同期均為一年,這便預示了極其慘忍的事情今年的再一次發生:春節,這個本應是所有職工歡慶的時刻,卻再次成為了他們的難關,對於下崗,眾人的神經已不再脆弱了,但對這裁員時間,眾人無不恨至牙癢,皆罵:這外國人,太缺德了!要裁員改個時間也好啊! 屋漏偏遭連陰雨,初接手公司的外方高管本就嫌職員人浮於事(因公司後來又撤了一套工藝落後的生產系統富餘下了一批職工),經濟危機更給他們大裁員一個最好的藉口。至於我們部門,春節前便有傳言說裁員150個的計畫,搞得上下人心惶惶,人說無風不起浪,沒想到大年初八便得到了證實。那就是∣∣董事會通過了裁員方案,作出裁員150個的決定,具體操作由管理中層負責,管理中層基本上由原方人士擔任,也就是前公司的一套管理班子。三天後,一份裁員名單列印了出來貼到了大門口的公告欄。對這被裁的150人,公司走了法律程式,先寄函通知再終止合同。這些被裁的職員們自是不服,便在幕後高人的指點下,聚集起來採取了一系列的維權措施。梅,就是這時候出現在眾人的眼裡的。 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但我沒想到面對壓迫挺身而出的是柔弱的梅。梅,一個溫婉女子,見人總是淺笑晏晏,說話輕言悄語,雖在公司十幾年,留給很多人的印象卻和她的笑容一樣的淡一樣的淺。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人見識了梅剛烈和智慧的另一面,大開眼界之餘,也讓眾人想起了一句古話: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梅是公司初創時期招聘來的首批員工之一,她親歷了企業從國有企業到私有化的轉型,以及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最終轉變為股份制公司的全過程。然而,命運的風暴悄然而至,她也被捲入了這場由她主任精心策劃的裁員陰謀。這位主任,平日裡高談闊論民主,什麼都以選票說話,卻每每暗地裡設下陷阱,等待著那些一無後臺二無錢財的員工自投羅網,一旦落入陷阱,便無處申訴。在這次裁員的風暴中,儘管時間緊迫,各部門負責人卻前所未有地絞盡腦汁,力求公平合理,力求讓每一位被裁員工心服口服,他們深知,這不僅是關乎獎金榮譽,更是關乎生計的大事。然而,梅的主任卻對此視若無睹,認為這與往常無異。他錯了。當他再次施展故伎時,梅勇敢地站了出來。梅所在車間被裁的職工有二三十幾個,但惟有梅以很孤立的姿態與他正面交鋒。 梅的丈夫和小叔子來找梅的主任。丈夫在外做生意,偶爾路上遇到,待人客氣謙和得少見。小叔子的情況有些不同,據他自己所說,他最近剛從監獄釋放,關於這一點的真實性,我們無法確定。或許他這麼說是為了產生一種威懾效果。但他們有一點是相似的——身材都很魁梧。他們一個來自鄉間,一個來自城裡,平時裡鮮有往來,卻因為共同的目標——維護梅的權益——而走到了一起。梅是聰慧的,在第一次帶著丈夫和小叔子來到公司時,便巧妙地獲取了主任此次暗箱操作的確鑿證據,並過去的一些陳年舊賬一併翻了出來。那一次,兩個兄弟一個手舉證據,一個拎起主任,如同拎起一個不講理的孩童,當眾給了他兩記響亮的耳光。主任理虧之下吭都不沒敢吭一聲。第二次揍主任,是兩天後,因為外方未有任何採措,他們再次找到主任,將他堵在辦公室,趕走了其他人。至於在裡面發生了什麼,無人知曉。我們只知道,他們最終揪著主任去了總經理室。在梅的確鑿證據面前,那位主任終於低下了他那驕縱的頭顱,在外方高管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向梅及其家屬道了歉。然而,他輕飄飄的一句道歉,在梅看來毫無分量,她無法忍受這口氣。她要逼他主動辭職。他這才真正感到恐懼,開始東躲西藏,甚至拉了幾個在職員工作為貼身保鏢。梅不知如何說服了丈夫,讓他也鐵了心,放下一切,公司裡找不到主任,便一天隔天地去他家堵他。那幾天,主任惶惶如喪家之犬,讓眾人看著極其快意。職工們背地裡幸災樂禍,說,他總以為這個幾棍子打不出一個悶屁的女人好欺負,做夢也想不到這女人雖蔫家裡卻有狠角色的吧。 後來,通過協商,這批被裁的職工和公司高管達成了協議,他們不僅獲得了經濟補償費,還將成為勞務工,到公司食堂、小餐廳、門房、浴室等等行政服務行業上班,合同期三年,待遇比原來也差不了多少。如此結局,是我們沒有想到的,對這些員工來說,更是意外驚喜,他們幾乎是迫不及待地簽下了勞務合同。 除了梅。 梅拒絕簽署合同,原因在於她的主任並未辭職,公司也未對他採取任何措施。對此,梅沒有放棄,繼續通過各種途徑向公司施壓,公司高管無奈,只能徵詢她的意見,提出適當提高經濟補償費等條件。然而,梅只堅定地說出了她唯一的要求:公司必須將他開除! 我第一次見識了梅的剛烈。在今天,高層一言堂已成為普遍現象,只是梅的主任更變本加厲而已。他要是換了旁人,早已找個地洞鑽下去了,畢竟,他已是有孫子的人了,還被一個三十幾歲的弱女子當眾揭短羞辱。而他呢,雖然從此夾起尾巴做人,但依然厚顏無恥地賴在公司,讓人不禁感慨,一個人不要臉時,那真是天下無敵的。梅的剛烈無疑是振奮人心的,她慢言細語說出的這句話很見力量也很解氣。幾乎所有人,不管在職的還是被裁的,都開始用崇拜的目光追隨她,自然也包括我在內。梅的言行舉止,令我想到了自古以來最豪氣的一句話: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但捫心自問我感到羞愧,裁員消息一公佈,我雖內心鬥爭激烈,卻僅作好了一旦被裁,便拿包袱走人的認命心理,甚至已謀算好到哪兒求職了,根本沒想到還有抗爭這一節的。不過,想想,持同類想法的何止於我,放眼現代這個社會,有此豪氣的,世上又有幾人?我們的信仰已撐不起我們的脊樑,因為它已被外力壓制太久早就失去了彈性。生存於這個寡廉鮮恥的社會,我們不但習慣於一些不公平充斥身邊,甚至還習慣於對所受的公平合理感激涕零。在已放棄了思考和懷疑能力的我們看來,它們已貌似一種自然現象。以至於我們很多時候想不到,其實公平合理本就是我們應該得到的。 剛烈又智慧的梅這就麼從一百五十人中脫穎而出,孤立,但更加醒目,像奇花異草,一枝獨秀著。 但那位主任終是沒走,整天點著頭哈著腰,跟在外方高管屁股後面轉,像一只癩皮狗,委瑣地活在眾人的眼裡。公司終究沒有將他開除。不知為了什麼。只是再看到他和外方高管走在一起時,突然感覺他很像一塊貼上去再也揭不下來的狗皮膏藥,貼在他,揭在外方,與其他人都無關。 總也遇不到梅。聽說,梅的抗爭還在繼續;又聽說,她已作為特殊照顧對象,不但得到了可觀的經濟補償費,還被公司高管安排到一家與公司有業務往來的單位工作去了。可能嗎?我不信。 都說女人的名字是弱者,都說女人瞭解女人。這個春天的梅,卻讓我感到陌生,讓所有熟識她的人感到陌生。她不露於形色的智慧和寧折不彎的烈性不僅讓我對梅刮目相看,也讓我從此對女人這一稱謂刮目相看,對身邊熟悉得幾近麻木的人和事存了期待。

Read More

〈中華副刊〉穿越村莊的簫聲

■楊亞爽 還留在鄉村居住的人已不多了,他們大都是我的父輩、祖父輩,不是兒女不關心他們,而是他們感覺住在鄉下空氣好,能自己動手種種蔬菜,最主要的是能與老哥們老姐們一起聊聊天打打牌。 鄉下的熱鬧是要靠幾代人一起支撐的,少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鄉村自然變得寧靜起來,但在我的心裡和腦海中,家鄉的變化已化成情感之源,流露於筆尖,在無數篇文章裡,我總是把記憶與現實融合在一起。我雖沒有真正經歷過那種食不果腹、衣不遮身的苦日子,但在今天的生活背景下,童年的生活還是很值得回憶的。 我童年時,那時剛解決溫飽問題,誰也不會再去奢望能得到什麼好吃好玩的,在那個時期,最讓我惦記的就是簫聲。 那種盼望聽到簫聲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說來慚愧,小鄉村比較封閉,小時候沒有電子產品和網路,見識也少,還不知道「橫笛豎簫」這個常識,只以為用竹子做出來的都是笛子,也一直把簫聲誤作了笛聲。 當簫聲從村頭響起時,我就會把家裡用完的牙膏皮和從外面撿拾來的破塑膠瓶什麼的拿出來,一路小跑著迎向那簫聲。因為我知道,那吹簫的是個小貨郎,他那兒有我愛吃的麻糖和山楂餅,所以我們親熱地稱小貨郎為「換糖人」。 一點點破爛兒只能換來一小塊麻糖和三四個像銅板大的山楂餅。有次,我跑到灶間,把過年父親殺雞時取出的雞內金給偷偷地換了糖,險些遭父親的打。 別小看了這一點點小東西,對我來說已是足夠解饞了。回家後,我會拿兩根竹筷,把麻糖一分為二,串在筷子上,和哥哥每人拿著一根筷子慢慢地用舌頭去舔,那一天的嘴裡一直是甜的。 山楂餅則小心翼翼地藏起來,因為換糖人不會常來,而且那個時代的廢品也不好撿,得慢慢品才好。也許就是那時養成的習慣,到現在,不管有用沒用,我還是十分喜歡把自己認為是好的東西都收藏起來。 隨著時代的變遷,在村頭響起的簫聲越來越少了,而我們的生活卻一天天好起來。 小貨郎的簫聲就像是一個過客,只從我的記憶中走過,從此讓滿嘴充滿甜味的麻糖也少了蹤影,那天偶爾在旅遊景區看到了,我激動地跑上前去買上一小袋,實實在在地過了一回童年時的癮。

Read More

〈中華副刊〉那夜,我們談海

■紀小樣 老實說,我跟海不熟,但我們那夜談起了海……,包括他的明亮、遼闊與天真。 海騎二手機車──去二手書店,當一個盡責的店員;女朋友在海誤開一張收據之後也變成二手的;海很樂觀,至少他們曾有共同的興趣、理想與話題,像烤窯裡的披薩,也烤著番薯、番茄與魷魚。 怎樣的機緣?在被黑潮親過的船上邂逅太平洋的憂鬱後,海是多麼期待割傷腳踝的珊瑚礁都會變成白色的沙灘……。海甚至以為認識夏曼.藍波安與廖鴻基就等於認識了太平洋的所有鯨魚;海知道女友只喜歡海豚,不喜歡豚,尤其體脂肪超過30以後,海還沒醒悟要當一個詩人──(真不知道嗎?意象是一個經常漂浮又漏氣的救生圈……) 誰知道相愛比任何山路蜿蜒曲折?風暴已經退隱到一個無人的山谷了。所有的枯枝都試圖對秋天伸出善意──海傻傻地答應落葉──穿過千重浪與一萬噸的紫外線──會再回來迎娶暴雪……。

Read More

〈中華副刊〉窗冬陽半晌閒

■石顥 在這個喧囂塵世,忙碌似乎永遠是生活主旋律。我們總是在忙碌中送走昨天,迎來今天,難得停下手頭活兒,安安靜靜地享受享受人生當有那份閒適。在這寒冷季冬的一個晌午,我盡情享受了半晌閑的小確幸時光。 那是個無風又冬陽和暖的晌午,我坐在被透過玻璃的冬陽朗照的暖烘烘的陽臺。我腦子一片空白著,坐陽臺的籐椅上發呆。忽然,窗外一陣清脆鳥鳴打破了我愣怔。我緩緩起身,將陽臺的一扇窗半開,讓我和屋裡花草,魚缸裡的遊魚,呼吸呼吸屋外的清新空氣。 此刻的冬陽,恰似那伏日池塘裡被豔陽曬熱的水,明明淨淨,柔柔暖暖,還不亞於早春陽光的平和。它像我小時祖母的那手,輕輕把我撫摸,讓我感到了無比的舒坦。我復坐回籐椅,繼續被那鳥聲中斷的發呆。 窗外的溝穀與對面草木儼罩的遼闊坡野,格外靜謐。溝穀底的被冬陽暖化薄冰的小河,潺潺歡流。藍天白雲之下,它們都淑女般的悄靜。偶爾,有野雞在坡野草木間「呱嗒嗒」、「呱嗒嗒」鳴叫;有蒼鷹於低空盤旋;有麻雀嘰嘰喳喳著從窗外撲嚕撲嚕飛過,烘托的社區愈發的靜謐。 遠處逶迤山巒,在這冬陽的愛撫裡面帶微笑。近處沖天光禿枝條的樹與枝葉蒼翠的松樹柏樹,皆似是花苞待發似的精神。蔚藍的天上,飄移著幾朵絲綿狀的像我一樣閑舒與安靜的白雲。 那安靜和死寂不同,是活著並有體溫的安靜,類似破曉前那無聲的黎明。當整個世界還在沉睡,萬籟俱寂中,唯有一絲微光,悄然劃破夜空的寂靜。我的心亦隨之安靜,彷若聽見了時光的輕吟,感受到宇宙的深邃與浩渺。在這安靜之中,我的發呆不再延續,而思緒卻得以自由飄蕩,如空靈的音符,奏響靈魂的樂章,沒有塵世的紛擾羈絆,惟餘內心的澄澈清明,靜靜聆聽生命的真諦。這安靜,又似是那喧囂都市一隅的寧靜角落。在這方小小的天地裡,我忘卻外界的繁華,沉浸在追憶文字的世界裡,與先哲對話,跟智者同行。內心的安靜如同避風的港灣,讓我疲憊的靈魂得以休憩,重新積蓄力量,再去面對生活的波瀾壯闊。 我靜心享受著這安靜,方覺歲月的流淌並非悄無聲息,而是處處留痕,又皆成風景。我深深地吸了幾大口炫淨暖陽,讓它淘洗並充盈心身。我感到心靈接受了一次洗禮,變得純淨與安祥,也無比的愜意與幸福。歲月靜好,大柢便是這副模樣:於平凡日子裡,尋得半晌閒暇,聆聽內心的聲音,感受生命的細微律動,知曉在這忙碌塵世裡,自有一方安靜的天地,可供靈魂棲息,可讓心靈在靜美時光中,獲得滋養與安寧,無畏流年輾轉,靜守歲月清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