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蕪芫
昨晚睡前寫了一首〈七月十五〉:秋嘗佛喜歡,祭祖解盂蘭。感念親恩大,人間報萬安。
大概因為這個原因,夜裏竟然做了這樣一個夢:
一個人指揮一個類似波士頓動力模樣的機器人在街頭表演,忽然這人自己獨自走遠了。
街頭藝人玩這樣的噱頭是常見的,有一次我在墨爾本街頭看藝人表演,他過來拿了我的相機要給我拍照,然後扭頭拿著我的相機就跑了,我也不去追,果然他轉頭見我只是看著他笑,就又走回來了,把相機還給我。
所以這次圍觀的人也沒當回事。可機器人就跟在那人後面追,那人卻一直不回頭,一直走得看不見了,而機器人忽然就腿一軟倒下了,大概是沒電了吧。
為啥寫了〈七月十五〉就做了這麼個夢?因為七月十五其實是一個為了吃飽飯而設立的節日。《佛說盂蘭盆經》記載了這樣的故事: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上面是《佛說盂蘭盆經》的原文節錄。
為啥這個夢又扯上機器人了呢,大概因為前些天看谷歌前CEO施密特在斯坦福的演講印象深刻。施密特說現在人工智慧的情況就跟電力剛被發明出來投入應用的時候一樣,那時電力基礎設施還不完善,所以電力的作用還不能完全發揮出來,現在人工智慧的基礎設施也還沒完善。於是我就想到機器人會餓死了。
其實我還在想:會不會有一天機器把人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