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動保處攜手石碇永安里辦公處 守護食蛇龜生態

食蛇龜為台灣唯一的陸生龜類,腳上無蹼,頭部側邊的黃斑為其特徵。 (新北動保處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石碇區永安里位於翡翠水庫集水區,為食蛇龜重要棲地之一,為提升大眾對龜鱉類保育的重視,市府動保處攜手永安里辦公處日前於里內設立二面食蛇龜生態解說牌,介紹食蛇龜外觀特徵、食性、生態習性及生存威脅,提升民眾保育意識,並加強巡守,防範非法盜獵行為。

永安里里長蕭敏玲表示,當地自一0九年成立護龜隊,透過定期巡守、記錄,配合野放動保處救援復原傷龜等,促進生態保育,並鼓勵居民擔任「公民科學家」,透過記錄與觀察,深入了解在地生態。

蕭敏玲表示,里辦公處也規劃將雲海國小永安分班廢棄校舍,活化為食蛇龜保育研究與教育解說基地,推動友善農業及生態導覽,期望將永安里打造成國際級保育示範社區。

動保處長楊淑方表示,食蛇龜為一級保育類陸棲性龜類,主要棲息於低海拔丘陵及山區,活動範圍常與農耕地及休憩區重疊,面臨棲地破壞、非法捕捉及道路路殺等多重威脅;由於食蛇龜行動緩慢,呼籲民眾開車進入山區時放慢車速,以減少路殺情況。

動保處指出,食蛇龜主要以腐果或腐肉為食,對人類無害,因非法市場需求增加,捕捉與販售行為嚴重威脅其生存;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未經許可獵捕、飼養或販售保育類野生動物者,可處六個月至五年有期徒刑,併科二十萬元至一五0萬元罰金。這次在石碇永安里內設置二面食蛇龜生態解說牌,期喚起更多人關注食蛇龜及野生動物保育,守護珍貴自然生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