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為讓海洋永續更進階,新北市長侯友宜二日在市政會議中指出,未來新北市將打造貢寮珊瑚海岸線,於今年推動刺網漁具全面退出東北角,免除網具對珊瑚及海洋生物的影響,並串聯產官學研加倍投入珊瑚復育,由原本復育五百株珊瑚提升至一千株,共同維護海洋生態及棲地健康,營造貢寮珊瑚海岸。
為擴大海洋資源永續發展,新北市府農業局長諶錫輝二日在市政會議報告指出,推動海洋資源永續新北市不僅是六都唯一劃設水產動植物保育區,也是六都首推刺網漁具實名制的直轄市,並輔導近七成的刺網漁船轉型;今年並將實施刺網漁業全面退出東北角三海浬,規劃於七月中旬公告修正規範,保護貢寮珊瑚棲地和海洋生物棲地。
諶錫輝表示,由卯澳灣出發,將珊瑚復育的技術推展至貢寮全區,結合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緯穎永續基金會、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貢寮區漁會,產官學研共同投入,以循環材料及3D列印技術開發珊瑚基座,於一0八年起每年種植珊瑚五百株,迄今復育逾三千株,預計明年起將原本復育五百株提升至一千株,打造貢寮珊瑚海岸。

並為打造海洋熱帶雨林,諶錫輝表示,農業局各棲地及物種分布條件,於萬里野柳保育區辦理軟絲復育,以竹叢礁打造軟絲產房;於全國第一個栽培漁業示範區的貢寮卯澳灣,培育並放流九孔、花枝、海膽、黑毛等在地物種共計達七十七點六萬尾。也持續於淡水河口放流台灣原生種文蛤累積達八百萬粒幼苗,持續增加海洋生物資源。更全國首創推動栽培漁業中間育成基地,在漁港內置放魚苗並蓄養至箱網再進行放流,提升魚苗放流存活率達九十五%,獲農業部「第三屆國家農業科學獎-環境永續類」的傑出團隊最高獎項肯定。

農業局指出,今年串聯貢寮區養殖戶推動「紫海膽養殖試辦計畫」,培育紫海膽幼苗,初期輔導三戶,利用潮間帶養殖池混養高經濟價值的海膽,每戶補助二千顆幼苗,減少野生海膽採捕壓力,未來每年二次收成為「夏季收海膽、冬季採九孔」,提升養殖產業收益,預計一一九年達成海膽養殖產業化,估計可創造一點六億元年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