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國中波羅蜜研習實踐永續生活

橋中結合綠植學課程舉辦波羅蜜研習,志工媽媽與教職員透過做中學、學中感動,共同實踐惜食、尊重自然、永續生活的理念。(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大橋國中暑假結合綠植學課程舉辦「波羅蜜研習」,邀請志工媽媽與教職員共廿餘人,展開與自然連結的味覺與心靈旅程,從波羅蜜延伸到對校園植物的關懷,從味蕾的驚喜到影像的記錄,共同實踐惜食、尊重自然、永續生活理念。

橋中波羅蜜研習由長年推動環境教育的吳貞萱老師牽線,邀請志工團長謝婷諠等人共同帶領參與者認識世界上最大的水果─波羅蜜。這不僅是一場美食饗宴,更是一次環境教育的實踐。

活動除介紹波羅蜜的多元用途,食用波羅蜜果肉外,還利用波羅蜜籽與排骨燉煮成清甜的湯品,讓參與者品嘗土地的滋味。而波羅蜜的香氣與營養價值也透過講解深入人心,不少參與者第一次知道熱帶水果與佛教文化的深厚淵源,原來「波羅蜜」一詞可以追溯到梵語,最早被翻譯為「婆那娑」(Panasa),象徵修行圓滿與豐收。

除認識波羅蜜的多元價值,活動也實作「手工蛋沙拉吐司」,由美食家謝婷諠團長親自指導製作,讓大家學會快速又營養的料理,為忙碌的生活打下健康的基礎。

推動研習的吳貞萱,同時是校本課程綠植學的設計者,這門課程結合校園植物觀察、食農教育、手作體驗等,引導學生親近自然、理解植物與人密切不可分的關係。學生不僅記錄校園植物變化,更透過影像紀錄培養對環境的敬意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