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一黨專政:馬斯克對民主發出的警訊!

曾經跟美國總統川普麻吉麻吉的馬斯克成立「美國黨」徹底與川普決裂,並且強調成立「美國黨」是要挑戰美國的「一黨專政」體制。(路透,資料照)

曾經跟美國總統川普麻吉麻吉、還是川普大金主的特斯拉執行長、億萬富豪馬斯克,日前成立「美國黨」徹底與川普決裂,並且強調成立「美國黨」是要挑戰美國的「一黨專政」體制。馬斯克的說法,似乎與許多台灣民眾的既有觀念、想法相違背;但細究其意,馬斯克是對現有的民主制度發出警訊,而且這個警訊不只是對美國的民主制度,更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民主制度。

眾所周知,美國是兩黨制老牌民主國家,全世界有關於總統制民主政體的學術研究和教材幾乎都會舉美國為例;但馬斯克卻說成立「美國黨」是要挑戰「一黨專政」,而「一黨專政」又往往與獨裁畫上連結號、甚至等號,馬斯克似乎矛盾透頂。不過,這並非馬斯克毫無政治學的ABC,而是意有所指地抨擊共和黨已遭川普獨攬大權,而川普又以總統之尊透過共和黨遂行一黨專政,馬斯克甚至直指美國並非生活在民主之中。

事實上,馬斯克不僅並不矛盾,甚至算是後知後覺,川普在第一個總統任期中,就被視為威權民粹主義領袖。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穆勒勾勒出民粹主義領袖的一個重要特徵—聲稱是人民意志的唯一代表。再往更廣的角度來看,民粹主義領袖贏得總統和國會選舉之後,藉由鼓動民粹以及國會多數席次制定民粹式的法律和政策,或是直接利用總統職權頒布政策,而這些法律和政策往往反過頭來侵蝕民主,甚至導致民主崩潰。

曾任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總編輯的奈姆,直指川普是民粹獨裁者。進一步而言,川普屬於保守的右翼民粹主義者,其政策傾向為民族主義、傳統價值觀、貿易保護主義。從川普反移民、掀動全球關稅大戰等政策來看,確實與右翼民粹主義若合符節;日前美國國會通過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更是保守派長期努力的目標,但是其代價就是恐將讓美國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簡言之,川普雖是經由民主選舉當選的總統,但是其行事、施政風格卻是趨向威權的民粹主義者。把時間往前推,冷戰之後全世界就逐漸出現所謂「選舉式威權」或「競爭性威權」體制;說穿了,就是威權體制透過具有民主形式的選舉起死回生。近年來,這種民粹威權或選舉威權出現在俄羅斯、委內瑞拉、菲律賓、匈牙利等等國家,川普也常常被點名為威脅民主的民粹主義。

馬斯克在老牌民主國家「揭竿而起」,組黨挑戰「一黨專政」,頗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但美國還有民主黨與共和黨相抗衡,長期奠定的三權分立機制,也是反制獨裁、專政的防腐劑,但馬斯克還是敲響了警訊。然而,這個警訊是不是也像蝴蝶效應般,也值得台灣警惕呢?

首先,民進黨歷經蔡英文八年完全執政、以國會多數席次強行通過許多爭議性法案予取予求,儼然食髓知味,去年立法院改選確定賴清德無法完全執政之後,立刻開始策畫、推動即將於七月二十六日投票的大罷免,企圖透過此一手段再度取得完全執政優勢,重拾罔顧民意、為所欲為快感,這種心態豈非容不得監督的「一黨專政」心態?賴清德還對在野黨揚言「青鳥會飛出來」,這種民粹式的語言更暴露他的威權心態。

其他包括排斥陸配、獨立機關淪為民進黨打手、柯建銘以已廢除的刑法一百條裹脅在野黨、侵凌言論自由等等,民進黨以民主包裝威權終究露出馬腳,台灣民眾豈能不心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