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二0二五台灣文學創作獎得主公布,共有九位具身後文學實力得主獲獎。台灣文學館表示,今年徵件數量創歷年新高,共有一八0件作品參賽,展現台灣文學創作動能蓬勃及多元精彩的母語書寫動能。
獎項包括劇本創作獎、台語文學創作獎、客語文學創作獎及原住民華語文學創作獎。評審團指出,愈來愈多創作者選擇劇本為表述形式,以更具批判性對話來回應台灣的歷史創傷,首獎由陳巧蓉《千年之癢》奪得,以寄生於人類肌膚隱密處的「疥蟲家族」為主敘者,以故事接力,揭開土地記憶,語言型態甚至跨及古文、粵、英、韓、印尼語與馬來文。
台語文學創作獎是所有獎項中競爭最激烈一項。評審說,台語書寫主題漸趨多元,過去的禁忌,如今成為核心議題。小說獎由陳龍廷拔得頭籌,文章除展現作者厚實的台語文基礎,也運用多變文體和簡潔手法。散文首獎〈啞口新娘家己嫁〉,作者吳品瑜細膩寫出受傳統父權觀念傷害的女性 ;台語新詩則有〈「有伊的」歌──紀念瑪麗斯‧孔黛,兼寫予台灣〉,作者李長青對應台灣本身命運。

客語散文獎由〈籠仔肚个光〉勝出,作者何志明連續三年勝出。新詩首獎由十八歲文學新星蕭宥的〈夜光島──刻入潮聲肚个天光日〉拿下,而客語小說則首獎從缺。
原住民華語文學創作獎小說首獎由魯亮‧諾命的〈蚤〉獲得。散文首獎〈母親結〉得主麗度兒‧瓦歷斯同樣也是去年的散文得獎者。新詩首獎為徐邱宜婕的〈Mali〉。
鼓勵更多人投入母語文學與劇本創作,台文館今年規劃「母語‧返家:說媽媽的話,寫島嶼的事」講座暨母語主題日推廣活動,另將舉辦「部落文學力」及客語、台灣台語寫作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