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超群、陳柏翰∕台北報導
立法院二十五日行使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包括司法院正、副院長七位被提名人全遭到否決,其中,大法官被提名人陳慈陽、詹鎮榮就連民進黨立委也投下不同意票。
這是總統府第二次提名大法官人選,此次七位被提名人分別為台灣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蔡秋明(司法院長)、最高法院法官蘇素娥(副院長)、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蕭文生、最高法院法官鄭純惠、主任檢察官林麗瑩、公法學者陳慈陽,以及政治大學特聘教授詹鎮榮。
立委投票結果顯示,蔡秋明、蘇素娥、蕭文生、鄭純惠、林麗瑩等五人皆獲五十一張同意票,未達過半門檻。陳慈陽獲二十六張同意票、八十二張不同意票、兩張無效票;詹鎮榮則為二十六張同意票、八十一張不同意票、三張無效票,全數未獲立法院通過。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指出,國民黨「不同意」這七位被提名人是為對憲法與世代民主負責的立場,大法官為憲政體系最後防線,應該慎選、寧缺勿濫。
翁曉玲表示,過去一年半內,國家面臨多項重大憲政爭議,如國會改革法案、財政收支劃分法爭議、實質廢除死刑的釋憲案,以及行政院拒絕依法撥付補助與補償,乃至限制言論自由與刁難陸配權益,但此關鍵時刻,未見此次被提名人出面發聲。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高度遺憾並指出,此次否決結果再度延宕憲法法庭正常運作,恐損及人民憲法救濟權。而陳慈陽、詹鎮榮兩人未獲全部民進黨團立委支持,是其在大罷免、死刑態度遭質疑成關鍵,所以黨團才決定開放投票。
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經過黨團討論,七位一致決定投下不同意票,賴清德總統在人民不信司法態度下,提名極度不適任的被提名人「是把提名權當兒戲?」
黃國昌表示,賴清德這次提名仍不脫民進黨掌控、工具化的色彩,距離剛剛的四項標準還有相當大一段距離,因此民眾黨一致全數否決七位被提名人。其中,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引發的爭議,不是單純檢察官出身或破壞審檢分立原則,而是根本對業務職掌欠缺基本瞭解,遑論在人民不信任司法態度下,要由這樣的人帶領司法院推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