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全台近期買氣大減,惟房價仍是顯著成長。根據住商機構觀察聯徵中心統計,全台首季購屋人平均鑑估值和五年前相較,增加二三一萬餘元,然平均購屋面積卻減少三點一坪;換言之,若民眾晚五年買屋,除得多付兩百多萬元,同時還少買一間三坪大空間。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疫情後房價走高,然民眾所能負擔的總價帶不變下,無奈的購屋人只能越買越貴、越買越小,等於多花兩百萬,還少一房。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全台購屋貸款平均鑑估值達一三七四點八萬元,較五年前增加兩百餘萬元,增幅高達兩成;全台七大都會區平均成長都在兩百萬元上下,而全台購屋人平均建物面積,五年間則縮水三坪,其中南二都的台南高雄嚴重縮水,其中台南縮水五點七坪最多。
賴志昶認為,南二都房市過去以透天、大坪數物件為大宗,歷經市場趨勢變化,無論是供給或需求皆以小宅為主,加上消費者薪資水準漲幅遠低於房價走勢,導致南二都民眾若晚五年購屋,平均每人少買一間約五坪大空間。
反觀新竹縣市則出現「房價越來越貴,房子卻越買越大」趨勢,除是台股漲勢有目共睹,且竹科客薪資高的雙重帶動,至於這現象是否會複製到南科,尚待觀察。
賴志昶提醒,下半年面臨全球局勢不穩,政局波動干擾市場,金融風險提高不少,加上房市信用管制、限貸令等制肘,建議購屋人慎選標的,不宜追高房價,否則面臨變動,資產受損恐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