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阿福」(化名)在接種疫苗後,罹患罕見的免疫性神經疾病「格林巴利症候群」(GBS),導致四肢末端麻木、肌力喪失。經多家醫院檢查確診為疫苗誘發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造成多發性神經炎。在急性期治療中,他接受了5次血漿置換術,病情逐漸穩定後,經過6個多月的復健,阿福從需完全仰賴輪椅,到現在可獨立站立、行走提物、使用筷子用餐,甚至完成洗澡與穿脫衣物等日常自理動作。
灣榮復健科主治醫師林玫君表示,格林巴利症候群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急性發炎所導致的周邊神經病變,可能從下肢開始蔓延至全身,引發癱瘓、感覺異常,甚至影響自律神經功能。雖然疾病本身可望完全康復,但病程初期常讓患者陷入無力與焦慮,所以關鍵在於早期復健治療。
林玫君指出,復健團隊依據「最適挑戰」理念,為阿福量身打造分級訓練課程,確保各階段訓練在能力範圍內又具有適當挑戰性,促使功能逐步恢復。
林玫君表示,在物理治療方面,團隊運用「經皮電刺激」舒緩神經感覺異常,搭配登山機、腳踏車訓練器、膝伸直訓練器等多元運動設備,增強下肢肌力與動作協調,改善臀中肌穩定性、平衡能力與膝關節控制。進階階段使用懸吊系統結合跑步機進行步態訓練,確保安全的同時,也提升訓練效果。
林玫君補充,職能治療方面則針對阿福雙上肢功能、核心控制與生活功能進行強化。使用桌上型手搖機訓練肩肘活動與手部抓握,還能同時提升心肺耐力。透過上肢推舉器、攀爬架與常見生活用品設計課程,讓訓練更貼近日常。例如插針板能強化指節精細動作,幫助他順利完成如拿藥、挑魚刺、拿錢、翻紙等細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