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農業部農糧署東區分署一日表示,花蓮每逢八到九月,夏末秋初之際,金針花如期盛開,為花東山巒妝點上一抹燦爛金黃。目前花蓮六十石山、赤科山金針花陸續進入花季,廣闊花海與山林美景吸引大量遊客造訪。

東區分署表示,新鮮金針因鮮蕾食用期較短,採收後可加工製成乾製品,延長保存期限、增加口感及賣相。為保障消費者健康並維護國產品質,東區分署持續輔導產地農民與加工業者導入標準化處理流程,並積極推動「產銷履歷」標章、「台灣金針」標章、「臺灣農產品生產溯源」條碼。希望透過生產透明化與產品檢驗制度,不僅提升國產金針的市場競爭力,也讓消費者在選購時更具信賴感。
東區分署指出,金針花又名萱草,有「忘憂草」的美名,美味又營養,是東部地區重要的特色農作,富含蛋白質、醣類、維生素A、B1、B2、菸鹼酸、鈣、磷及鐵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
其中鐵質含量更高出菠菜二十倍、萵苣十倍,營養價值極高,深受國人喜愛,花季期間,當地業者也結合觀光與飲食推出多樣化活動與金針料理,包括涼拌金針、金針雞湯、創意金針甜品等。
東區分署強調,目前正值金針花季邀請全國民眾前來花東賞花及嚐鮮,感受金針花的忘憂魅力,認識國產金針產業的價值,為美景、健康與農業永續,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同時鼓勵多支持有標章的國產金針產品,不僅吃得安心,也能實際支持在地小農與友善環境的農業發展。